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福建 泉州 德化县 大铭乡
大铭乡介绍
大铭乡
大铭乡位于德化县西部,闽南游览名胜九仙山的西侧。乡人民政府驻大铭村,海拔820米,距县城35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76.4平方公里,下辖大铭、联春、金黄、上徐、琼英、琼山、琼溪7个行政村,共有50个自然村落,53个村民小组。至2004年末,全乡总户数1802户,总人口6406人,全乡有赖、林、苏、张、李五姓氏,均系汉族。境内群山绵亘起伏,海拔千米以上有九仙山和石狮岐,分别屹立于东部和西南部,构成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平均无霜期270天,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光热充足,雨量充沛。 “大铭”一名,相传始于唐末林姓迁居德化建祖宇“大龙堂”,后迁至今地,为“铭刻记住”和“永远纪念”其祖,因闽南方言“铭”与“龙”近音,“大铭”即由“大龙”演绎而来。唐代大铭境内东部九仙山一带已有人定居,并建立寺庙。宋代以来随着外地人口的迁入繁衍而渐盛。清代中叶至民国期间因地方不宁,人口大量外迁而渐衰。史载仅上儒(今上徐村)李氏迁往顺昌、沙县、建宁等地就有110多人,到台湾、南洋谋生者20多人。宋、明时代,大铭属德化集贤乡;清代分属梅中里和汤泉里,建国初期属双阳乡。1951年始属赤水(第五区),1958年公社化时,除琼溪外,其他大队属赤水公社,以后琼溪也并入赤水公社。1961年从赤水公社分出成立大铭公社,1984年改为大铭乡。 大铭乡历史悠久,贤人杰士辈出,如明末清初翰林赖垓等。境内文物、古迹甚多,其中,有古瓷窑、炼铁炉和始于明朝的铸鼎;有建于雍正八年的木桥——铭新桥;赖垓祖厝至今保存完好。大铭乡是德化县古代瓷业产地之一。高岭土早已开发,清代在联春、大铭、琼山一带就建有瓷窑生产瓷器,其中联春窑、瓷窑仑的釉下彩青花云龙纹碗、盘等产品曾销往国外。 大铭乡林、水、矿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全乡有耕地面积6856亩,盛产稻谷、甘薯、马铃薯以及蔬菜、水果等,是德化农业重镇和主要产粮区。目前,已初步形成粮食、林业、水果、反季节蔬菜、畜牧、家禽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综合生产基地。果园面积4400多亩,德化梨水果带已初具规模,主要品种有:德化梨、油柿、早熟水蜜桃、柑桔等。全乡山林面积94437亩,森林覆盖率79.6%,立木蓄积量207630立方米,主要有松、杉、毛竹等,还有红豆杉、樟、楠、栲等珍贵树种。. 以下地名与大铭乡面积相当:山东菏泽鄄城县什集镇湖南永州道县乐福堂乡四川达州万源市庙坡乡河北衡水故城县武官寨镇河南洛阳新安县城关镇安徽蚌埠市固镇县湖沟镇江西赣州赣县白鹭乡安徽六安市寿县涧沟镇山东济宁嘉祥县卧龙山镇湖南衡阳耒阳市夏塘镇甘肃省平凉华亭县砚峡乡贵州铜仁市石阡县汤山街道
大铭乡地区行政机构
大铭乡景点列表
天花寨
天花寨

天花寨,在杨梅乡西乾村村部的后山。这座山高峻挺拔,山颠状似花,因山峰巅高人云霄,人们把它称为天花峰,这是这座山最早的名称。后来当地人在那山颠中心的小土墩上建一仙亭,供奉神仙,人们遂把这座山称为“天花...

和尚寨
和尚寨

据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很多和尚在九仙山鹫岭边筑寨练武,因此,当地的老百姓把和尚居住的山寨称为“和尚寨”,把寨西侧的一片沼泽地称作“和尚寨坂”。据《铭山周氏族谱》的有关记载,“和尚寨”和“和尚寨坂”的...

大兴堡
大兴堡

大兴堡,俗称“大兴土楼”,巍然屹立在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距镇址后房街约一箭之遥,北枕大兴山之险,西南望天马山之雄,南以大云溪为襟带,东扼五德公路咽喉,系乡人、邑庠生、大富户郑展枢(公元1679—17...

永嘉寨
永嘉寨

永嘉寨位于赤水镇西南部,双髻山南麓,海拔l106米,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永加村许岱二、许岱八联合易姓倡建,用于抗拒倭寇入侵和躲避匪乱。该寨石砌而成,规模宏大,寨墙内高平均2米多,外高平均2....

太平寨
太平寨

梁山好汉据水泊替天行道,名扬天下;德化县桂阳乡有座太平寨,也曾显赫一时。太平寨是现存历史最古老、占地面积最大的、保存比较完整且还有人居住的古寨。 太平寨座落在离德化县城68公里的桂阳乡桂阳村1048...

大铭乡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