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山东 菏泽 牡丹区 小留镇
小留镇介绍
小留镇
小留镇位于菏泽城北10公里处,南邻220国道和日东高速,京九铁路与新亚欧大陆桥在此交汇;北邻黄河,菏鄄公路南北贯穿境内,向北可直达河南、河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小留镇地处东经115°11′~115°48′,北纬35°03′~35°28′,位于菏泽城北10公里处,北临鄄城县什集镇,南依城区,东接黄堽,西连吴店,总面总积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6.1万亩。总人口4.8692人,劳动力32760人。1983年12月17日改小留公社为小留镇。2001年1月,小留镇与原马村乡合并为小留镇。 小留镇下辖38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小留村(小留、林庄自然村)、马村村、楚庄村(楚庄、孙庄自然村)、张庄村、宋庄村(宋庄、西常寨自然村)、刘庄村(前刘庄、后刘庄、东刘庄、西刘庄、侯庄自然村)、康庄村、洪堂村(洪堂、李庄、郑庄、祝庄自然村)、陆庄村、吴楼村、郝堂村(郝堂、韩庄自然村)、赵庄村(赵庄、邵庄自然村)、郜寺村(郜寺、闫庄自然村)、新村村(李庄、梨高庄、新油坊、新村自然村)、马沟村(马沟、袁庄自然村)、平庄村(前平庄、后平庄、申庄、王庄自然村)、耿庄村、王集村、郝庄村(史口、苏庄、郝庄自然村)、杨庄村(杨庄、顾庄自然村)、郭楼村(郭楼、张马庄自然村)、潭上村、邢楼村(邢楼、邢庄、李庄、于庄自然村)、吴庄村(袁庄、晁庄、吴庄自然村)、前王楼村(前王楼、平楼、李庄、谷庄、农场自然村)、马常寨村、后王花园村、前王花园村(前王花园、马坊自然村)、后袁庄村、前袁庄村、郭吴朱村(郭吴朱、丁庄、关庄、晁庙自然村)、李公珍村、鲁谢庄村、杜胡同村(杜胡同、曹庄自然村)、沟子吴村、刘辛庄村(刘辛庄、祝庄自然村)、吴油坊村、新油坊村、梨高庄村(王蜜蜂、梨高庄自然村)。- - 自然条件 小留镇为黄河冲积平原,西部地势稍高,东部稍低,基本不明显。境内土质肥沃,以轻壤和沙壤居多,通透性好,养份含量高,适种北方作物。境内有两大河流:洙赵新河,为建国后开挖,东西贯穿全境,河床宽50米,堤宽50米,堤上为杨树护岸林,泥沙量大,於积较重,于1993年冬季清淤一次,为牡丹区北部一大水系。徐河为建国后开挖而成,为牡丹区与鄄城县的邻界河,系洙赵新河水系中的支流。
小留镇地区行政机构
小留镇景点列表
古今牡丹园
古今牡丹园

古今牡丹园位于曹州牡丹园西南侧,在菏泽城北5里王梨庄,是距城最近的花园。其前身是明代的“万花村花园”,主植牡丹、芍药。 民国初年,花园被曹州府的张培荣据为己有,改名军门花园。解放后,该园牡丹栽培面积...

曹州百花园
曹州百花园

曹州百花园位于菏泽市牡丹办事处洪庙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朝禧宗时,官居工部-的何应端所建,送于外甥扬聘经营,名“何尚书花园”。后来扬家败落,将花园卖给洪庙村郝家,故又名“郝家花园”。 19...

天香公园
天香公园

菏泽市天香公园位于该市的中华东路,园内植有以天香国色――牡丹为主的各类花卉。该园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曾一度因水源不足及水源污染而使园内景观不佳。天香公园夜景 自2005年开始不断从牡丹黄河河务局...

帝尧陵
帝尧陵

帝尧陵位于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尧王寺(胡集西二里),现胡集乡为古成阳遗址。历代志书皆载:《吕市春秋·安死》云:“尧葬谷林----”;东汉学者高诱说:“尧葬成阳,此云谷林,成阳山下有谷林。”魏晋学者黄莆...

菏泽冉子仲弓祠
菏泽冉子仲弓祠

先贤冉子仲弓祠位于菏泽市东7公里处。这里坐落着一个300多户人家的小村镇――张什店。该村古名茶固坡,冉贤镇,为先贤冉子仲弓故里,村中居民冉性居多。村中心丁字路口东北隅有冉子仲弓祠,俗称冉家祠堂。宽敞...

小留镇特产列表
皮毛玩具
皮毛玩具

皮毛玩具 皮毛玩具,是菏泽新兴的工艺美术制品,它以塑料胎造型增加电子声控、外加不同适合各类动物鸟兽皮毛,妩媚可爱,被国外客商视为珍贵的欣赏品和高级馈赠品,牡丹区各类皮毛玩具已成为畅销国际市场的大宗商...

曹州烧饼
曹州烧饼

曹州烧饼 曹州烧饼是鲁西南名吃之一,其状圆如月,红中透黄,外焦里嫩,香酥可口,其制作方法:选用小麦精粉,经和、发酵、盘、揉等道工序,按扁包上用香油、食盐、花椒、茴香面等多种佐料而成的油瓤,再经切花盘...

烤扁土豆
烤扁土豆

烤扁土豆是菏泽当地的特色小吃,将土豆泥用面裹住,下锅煎炸而成。此菜香醇味美,色泽鲜亮,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不过鉴于是油炸食品,不太适合高血脂、高血压的游客多吃。菏泽大小餐馆均可品尝,15元左右一盘。...

木瓜猪脚黄豆汤
木瓜猪脚黄豆汤

菏泽盛产木瓜,因此当地以木瓜做成的菜品和小吃也很多,木瓜猪脚黄豆汤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菜品。此菜历史悠久,营养丰富,最适合女士饮用。菏泽大小餐馆都吃的到,通常35元左右一沙锅。 久蒸回锅肉

久蒸回锅肉
久蒸回锅肉

传说这道菜是古时四川人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