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福建 莆田 荔城区 新度镇
新度镇介绍
新度镇
新度镇地处壶公山北麓,木兰溪南岸,距市区仅5公里,是一个多种经营的郊区型城镇。全镇面积61平方公里,下辖28个行政村9万多口人。全镇共有干部、职工176人,其中行政人员66人,企业事业人员110人,大专以上42人。改革开放以来,新度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大力发展郊区型经济,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双丰收。2002年,工农业产值7.7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97亿元),乡镇企业产值1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80元。 新度镇特产资源丰富,不但是莆田县的蘑菇、水果主产区,而且还是莆田市蔬菜生产基地,全镇有万亩果树、8000多亩蔬菜种植基地,每年直接为城乡市场提供荔枝、龙眼、枇杷等名特优水果2.1万吨、蘑菇0.3万吨、蔬菜4.2万吨,并把产业化作农业深层次发展的主攻方向,其中计划投资500万元的蔬菜保鲜厂正积极筹建中。 新度镇拥有巨大的文化旅游资源,兴化第一山--壶公山位处境内,山上名胜古迹繁多,俗称"十八院三十六岩",有"壶山致雨"之美称,是莆田市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 新度镇还有着悠久的孵禽历史和精湛的孵化技术,素以"禽苗之乡"享誉大江南北,禽苗生产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技术优势,镇番鸭授精蛋出雏率高达85%以上;二是劳力优势,全镇从事种禽饲养的有2000多人,收供种蛋600人,加工生产饲料19家;三是禽种优势,全镇禽种多样,其中乌骨绒毛鸡、鸭、半番鸭等优良品种占三分之二,并引进了法国番鸭祖父代"巴巴利亚"、广东"882"等良种。目前,镇已成立了禽苗同业协会,并投资1000万元建立了中国禽苗城,年产禽苗6500万多羽,产值达1亿多元,产品在广东、江西等地供不应求。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全镇除了自来水厂、建筑公司盐场等一批上规模的镇办企业外,还在交通便利的城秀公路两旁建立了厝柄、东店二个工业小区,已引进企业20多家,其中饲料产销量占全市市场的70%以上,全镇有"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11家,年产值近2亿元,工业小区建设已初规模,厝柄工业小区1995、1996年还分别被市、县评为先进民营工业小区。.以下地名与新度镇面积相当:浙江省绍兴上虞区梁湖镇广西钦州浦北区石埇镇湖南湘西州龙山县贾坝乡浙江省丽水松阳县三都乡湖南怀化溆浦县祖市殿镇四川达州宣汉县漆碑乡江苏宿迁宿城区洋北镇湖南怀化新晃县天堂乡四川阿坝黑水县龙坝乡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阿尔达乡天津宁河区苗庄镇四川内江资中县球溪镇
新度镇地区行政机构
新度镇景点列表
莆田苦竹寺
莆田苦竹寺

苦竹寺位于西天尾镇下垞村苦竹山脉中段,南面与九华山相望,距莆田城关十三公里,海拔498米。寺院坐北朝南,群山环抱,院前寺后青松翠竹掩映,清幽宁静。寺前梯田错落有致,佛厝坑溪水溪水潺潺,景致绝佳。 据...

镇海堤
镇海堤

镇海堤以抵御海潮,围垦埭田,造福于民存世,黄石、新度、笏石、北高四镇69个村共25万人口,22.5万亩田地受益。可谓历经沧桑,迄今已有1200多年。它是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筑,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

莆田南少林寺遗址
莆田南少林寺遗址

简介 位于莆田县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

莆田三清殿
莆田三清殿

简介 坐落于市区内北河兼济桥(观桥)北岸,是唐代贞观二年(628年)创建的道教庙观建筑群中遗存的主体建筑物之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名“天庆观”,元代更名“玄妙观”,清代因避康熙皇帝玄烨讳,...

莆田宋家香古荔树
莆田宋家香古荔树

介绍 在荔城区英龙街原宋氏宗祠遗址中。植于唐玄宗以前,世人称其为“ 宋家香”。北宋嘉ネ右 四年(1059年)蔡襄所作《荔枝谱》记载:“宋公荔枝,树极高大,世传其树已三百岁”。据此推算,已存活1200...

新度镇特产列表
龟山绿茶
龟山绿茶

龟山绿茶 龟山绿茶被列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1980年10月被评为全国五大名茶之一,1988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奖。 龟山岩绿茶,产于湖北黄冈麻城市龟山峰一带海拔800米以上的罗百川村、龟尾村和柿饼...

荔城桂圆
荔城桂圆

荔城桂圆 桂圆:龙眼,荔枝摘过,龙眼始熟,故曰荔奴,俗称桂圆。据《神农草木经》记载:“龙眼名‘益智’,出南海山谷”。三国初年(220―226年),魏文帝曾下昭群臣曰:“南方之珍若龙眼、荔枝……出自九...

荔城荔枝
荔城荔枝

荔城荔枝 “荔城无处不荔枝”,这是1962年郭沫若来莆田时,有感所作“七律”《途次莆田》的首句,语意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荔城莆田的第一感觉。 莆田何时种植荔枝,地方志没有明文记载,但邑人蔡襄在其《荔枝...

兴化煎粿
兴化煎粿

兴化煎粿 在莆田市区西南凤凰山麓,云遮雾绕着一座寺庙,叫石室岩。这个寺庙占地不大,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香客。人们来到这里,除了为拜谒威名显赫的仙公外,还想品尝名闻海内外的石室岩煎粿。 相传唐朝时,...

油拌索面
油拌索面

油拌索面 外地的朋友来到莆仙作客,主人必定会用油拌索面来款待。主人的用意心思,做客人的可知道吗?莆仙方言把线面称为索面,取意为线面是由面粉和食盐后,由粗而细,反复拉制布成,成品就是细长的面粉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