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河北 沧州 东光县 找王镇
找王镇介绍
找王镇
河北省东光县找王镇共有38个自然村,6万亩耕地,2.8万人,2005年人均纯收入3124元。距县城11千米。镇0驻找王村。找王镇近邻县城,省道千武路横贯东西,市道南吴路纵穿南北,-公路出口距该镇只有2公里,即将修建的-铁路穿镜而过,河北省唯一的客货车站又将建于镇内,全县九个乡镇中有六个乡镇必经此地,交通异常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代码 130923102:~201找王村~202班庄村~203刘药包村~204张辛村~205马辛村~206马庄村~207小郝家寺村~208大郝家寺村~209郭庄村~210孟庄村~211肖庄村~212复兴村~213大崔村~214王橛村~215东窦村~216中窦村~217西窦村~218西姬庄村~219宋井村~220后屯村~221前东村~222前西村~223后周村~224前周村~225双庙王村~226张良庄村~227王校店西村~228王校店东村~229杨卷毛村~230白眉庄村~231大曹庄村~232小曹庄村~233冢孙村~234吴庄村~235杨世恩村~236宋庄村 -沿革 1958年建找王公社,1984年改找王乡,1988年改找王镇。1997年,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找王、肖庄、孟庄、郭庄、马庄、班庄、白眉张、宋庄、杨庄、吴庄、大郝家寺、小郝家寺、张庄、马辛、刘药包、大曹庄、小曹庄、冢孙庄、后屯、西宋庄、史家井、西窦、中窦、复兴、东窦、大崔庄、西姬庄、王橛庄、后周、前屯、杨卷毛、双庙王、张良庄、王校店东、王校店西36个行政村 -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该镇确立了“打区位牌,唱人气歌,走工业化道路,奔城市化目标”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工业兴镇强镇,商贸活镇富民”的工作思路,并实现了2004年全市经济各项指标跨越式发展排名第一。形成了以发展棉花深加工为主的油棉深加工、玻璃制镜、塑料彩印三大主导产业,及无公害葡萄种植和草柳编加工两大特色产业。目前,全镇有玻璃制镜专业村(小曹)一个,玻璃制镜企业20家;无公害葡萄专业批发市场一个(白眉张无公害葡萄专业批发市场),葡萄种植专业村两个(孟庄、白眉张),种植葡萄1000亩;草柳编加工专业村20余个,草柳编加工户1000余户,从业人员3000余人;棉花交易市场一个(冀东棉花交易市场),油棉加工企业79家,其中皮棉加工53家,棉籽加工26家,油棉机械2家,纺纱厂1家,制线厂1家。并逐步形成了以培育棉花良种、壮大油棉加工企业、扶持棉花经纪人队伍、提升棉花机械制造档次、建立冀东棉花交易市场、发展棉花深加工企业(3万锭银龙纺纱项目)等为主的棉花产、供、销及深加工一条龙的链条产业。2005年涉棉企业税收占整个税收任务的60%,总投资3000万元的银龙棉业3万锭环锭纺纱项目是找王镇的新兴立镇项目,预计年产值9000万元,年纳税300万元。 -管理理念 找王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实施与县城的全面“对接”。 一是增强招商成效。充分运用本地的区位、人文优势,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优化经济环境,努力营造“引商爱商、重商亲商、知商安商、富商乐商”的浓厚氛围,在全镇叫响“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的口号。积极倡导: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先予后取的观念;服务全局的观念。做到满腔热情搞服务,及时了解客商的“急、难、盼、怨”问题。并实行片、区经济指导员包企业制度,改过去的“企业上门”为“上企业门”、改“让企业跑”为“替企业跑”,为企业的安家落户提供工商、税务、电力等各方面的全程服务,从而打造招商平台,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全面突破。 二是推进项目建设。紧抓立镇大项目不放,积极扶持银龙棉业公司环锭纺纱项目二期工程,努力打造小巨人企业。同时实施“星光工程”,按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思路,推进中小项目建设,在全镇形成群星聚集、遍地开花的项目建设氛围。 三是实施产业升级。对油棉、玻璃两大特色产业加大服务扶持力度,在推动总量扩张的同时,突出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鼓励企业抓管理、创品牌、提档升级。 近年来,该镇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做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大力推进草柳编加工业。成立了草柳编协会,为编织妇女结对子。自草柳编协会成立以来,全镇新发展草柳编织村10余个、300余户,1000余人,使草柳编成为找王镇妇女致富的主导产业,出口创汇挣大钱,大大加快了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的步伐。以下地名与找王镇面积相当:河北邢台任县任城镇四川遂宁安居区聚贤镇广东东莞市桥头镇浙江省温州文成县巨屿镇福建漳州东山县陈城镇重庆石柱县沿溪镇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农场四川遂宁射洪县广兴镇重庆云阳县后叶乡山西晋城阳城县蟒河镇湖北武汉市东西湖区走马岭街道广东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
找王镇地区行政机构
找王镇景点列表
找王镇特产列表
什锦烧饼
什锦烧饼

“明顺斋”什锦烧饼,是该区的名特小吃,创始人叫吕凤祥,六十多年前便在今日纬路浦善里“唯一斋”经营烧饼。一九二五年,山东人王树伦到“唯一斋” 学徒,拜吕凤祥为师,学习制作技术。一九二七年,王在该店原有...

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

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彩、成为民族艺术奇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天津“泥人张”艺术...

天津蜜饯元宵
天津蜜饯元宵

天津蜜饯元宵 果脯和蜜饯在北京、天津一带很常见,而由此衍生出来的元宵也个性十足。顾名思义,蜜饯元宵指的便是那些以蜜饯为馅儿的,如蜂蜜加白葡萄干做馅,或是山楂、红枣口味的,多以酸甜口味为主。事实上,以...

天津银鱼
天津银鱼

天津特产—银鱼,学名安氏新银鱼,古称“脍残鱼”。相传银鱼是残羹入水化成。圆柱形,无鳞,内仅存一条软骨,刺亦能食。每至秋末冬初,长至20厘米,100余克重。因其不食杂物,只吸收水中营养,腹内纯净不见脏...

椒盐老豆腐
椒盐老豆腐

椒盐老豆腐 原料: 老豆腐半斤,椒盐 做法: 老豆腐切成小块,用少许盐抓匀,腌15分钟。[美食中国] 锅里放1碗的油,烧到7成热,倒入老豆腐,炸到两面金黄捞起。 将锅里的油倒出,放入椒盐炒香后倒入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