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新疆 塔城地区 额敏县 玉什喀拉苏镇
玉什喀拉苏镇介绍
玉什喀拉苏镇
玉什喀拉苏乡位于县城东北部,地处北纬46°42’~46°45’,东经84°02’~84°29’,东邻喀拉也木勒乡,西北和西界萨尔也木勒牧场、额玛勒郭楞蒙古族乡。东西最长距离16.5公里,南北最长距离19.95公里。总面积210.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玉什喀拉苏村,距县城44公里。 玉什喀拉苏乡现辖境清朝时隶属蒙古族第六苏木,三区革命时划属第三区。新中国成立后隶属县人民政府第三区,机关驻地乌什水,下辖6个乡。1958年撤销第三区,建立十月人民公社,下辖6个生产大队,1962年“伊塔事件”后将部分生产小队迁往今加尔布拉克农场、团结农场和霍吉尔特蒙古族乡。1964年公社机关驻地由乌什水迁至玉什喀拉苏村。1984年12月公社一、二、七生产大队从公社划出成立玉什喀拉苏乡,同时撤销生产大队建制,建立行政村。到1990年全乡辖12个村委会、2个乡办牧场。全乡12个民族,共计1267户、6808人,其中男3459人、女3349人,劳力893人。哈萨克族4708人、汉族1514人、维吾尔族104人、蒙古族18人、回族317人、其他民族120人。 玉什喀拉苏乡属半农半牧乡。全乡有耕地9.05万亩、草场3.1万亩、林地390亩。农业种植主要有小麦、油菜、红花等。该乡土地肥沃,喀拉也木勒河由东向西横穿全乡,是全县粮食的主要产地。该乡有3万余亩草场,主要分布在海航、吾尔喀夏尔山、霍吉尔特山区。气候凉爽,年降水量350~400毫米,牧草茂密,是理想的放牧场。新中国建立后,贯彻“以粮为纲”,农牧业生产及各项事业得以迅速发展。1990年,全乡粮食总产5717吨,油料总产397吨,年末牲畜存栏30706头(只)。个体和乡办企业86家,从业121人,年收入100万元。拥有链轨式拖拉机28台、轮式拖拉机27台、小四轮拖拉机65台、联合收割机6台、汽车7辆。全乡有中小学12所,在校学生1542人。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2人,病床20张。乡政府驻地设有银行、邮电所、粮站、兽医站、广播站、电影院、文化站等企事业单位。 该乡哈萨克族民间歌手别尔得汗·阿拜曾于1959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以下地名与玉什喀拉苏镇面积相当:福建三明沙县夏茂镇黑龙江哈尔滨巴彦县丰乐乡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陕西延安市安塞县沿河湾镇广西河池都安县永安乡辽宁抚顺清原满族自治县大孤家镇辽宁本溪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城镇湖南常德石门县磨市镇广东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四川凉山州冕宁县联合乡广西桂林灌阳县黄关镇广东清远市连州市西江镇
玉什喀拉苏镇地区行政机构
玉什喀拉苏镇景点列表
玉什喀拉苏镇特产列表
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
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

“四十八团红枣”特征明显,外在感观特性主要为:果实中等,长圆锥形;果皮薄、紫红色(橙红色);果肉厚、淡红色,果肉致密、较脆,汁液中等多;核小、味甜;干枣有弹性,受压后能复原,耐贮运。内在品质指标:经...

新疆兵团三团核桃
新疆兵团三团核桃

新疆兵团三团核桃 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所在地:新疆生产建设兵...

额敏红花籽油
额敏红花籽油

额敏红花籽油是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的特产。额敏县生产的红花籽油,其亚油酸含量高达83%,居世界第一,堪称“油中之王”,被国家授予“红花之乡”称号。 新疆额敏是中国红花之乡。天然的种植环境和独特气候培养...

双低油菜
双低油菜

塔城盆地由于独特的水土光热条件,特别适合种植双低油菜。目前在塔城盆地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有新油(杂)6号、7号、8号、9号,这几个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含油率高达36%-38%,硫化葡萄苷含和芥酸含量...

油料
油料

塔城盆地种植油料历史悠久,是新疆重要的油料生产基地,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积累了一套较丰富的高产模式栽培经验。最近几年,每年油料播种面积都在90万亩左右,产量在8万吨左右,油料已成为塔城盆地农业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