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镶黄旗 新宝拉格镇
新宝拉格镇介绍
新宝拉格镇
新宝拉各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历史上水草丰美,曾为"皇室牧场",专门为皇室饲养和供应战马及牛、羊。境内最高峰鸿格尔敖包山海拔1650米。鸿格尔敖包旅游景区景观特独,植被资源丰富,天然杜松林面积位列国内前列。有蒙、汉、回、达斡尔、壮、满等十几个民族。 新宝拉各镇所在地新宝拉格镇是新宝拉各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32平方新宝拉格镇风光公里。东南距北京380公里,距张家口200公里;西南距集宁170公里,距首府呼和浩特331公里;西北距二连口岸240公里;东北距盟所在地锡林浩特350公里。集通铁路、呼海大通道、省道208途经新宝拉各镇,交通运输便利。通讯网络覆盖新宝拉各镇,程控电话全部实行光缆传输,已并入全国通讯网络。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通讯、互联网、无线电寻呼网络均已开通。 新宝拉各镇植被资源十分丰富,已查明的野生林木共有17科42种。其中乔木杜松2333公顷,黄榆、白榆等31.5公顷,灌木小红柳36.4公顷,锦鸡儿分布最广,覆盖面积达3.4万公顷。牧草种类繁多,其中优质高产牧草主要有:羊草、冰草等数十种,优质药材以麻黄草居多,年均产量2000万公斤。此外还有狐狸、草兔、獾子、草蛇等野生动物和20多种鸟类。 新宝拉格镇农村 新宝拉各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15个品种33个矿点及石油矿区,矿种有金、银、铜、铁、钨、煤、花岗岩、高岭土、石英石、石灰岩、萤石等,其储量和品位均属上乘。其中:钨矿石储量11万吨,优质无烟煤储量近3000万吨,石英石储量近2.7亿吨,花岗岩石中以白、红、黑三色为主,已探明的和远景储量近70亿立方米。勘探油田含油量上亿万吨,目前已开采数百口。 畜牧业是新宝拉各镇的主导产业。2004年牧业年度牲畜62.2万头(只)。2003年产绿色牛、羊肉5281吨,奶类2467吨,绵羊毛610吨,山羊绒49吨,牛羊皮29万张。 - 历史沿革 新宝拉的历史,应追溯到公元15世纪北元达延汗时期。1480——1517年,北元达延汗统新宝拉格镇一蒙古各部。为巩固汗位,达延汗调整封建统治秩序,把以前蒙古各封建主的小领域合并为六个万户,其一是察哈尔万户。达延汗驻帐于察哈尔万户境内(今锡林郭勒盟地域),统领左翼三万户,派其第三子驻帐鄂尔多斯万户境内,统领右翼三万户。 达延汗以后,五传至林丹。林丹汗力图继承达延汗的事业,统一蒙古各部。1631年冬,率军进攻阿鲁科尔沁部抵兴安岭东南的西拉木伦河北岸。1632年,后金汗皇太极援助阿鲁科尔沁部,林丹汗战败,退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 清初,皇太极征服察哈尔蒙古后,为满足宫廷、王公们对肉食、奶食的需要,在察哈尔蒙古牧地上建立小型的马群、牛群、羊群。1675年以后,清朝政府从察哈尔各旗抽调牧户,把清初建立的小型马群、牛群、羊群扩大为4个大型牧场。即:商都牧群(初称大马群)、明安牧群(初称牛羊群)、太仆寺左翼牧群和太仆寺右翼牧群。清末,清朝政府在蒙古地区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将内地的大批汉族农民迁移到边疆地区垦殖,希望通过屯垦,充实边防。因此察哈尔草原被大量开垦为农田,草场越来越小,牧民不得不逐渐北移。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暴发,清朝政府被推翻,1912年4月,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1914年,中华民国把内蒙古划分为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特别区。同时,继续向察哈尔草原迁移大新宝拉格镇农村批农民,进行大面积垦殖,并成立招垦设治局,作为招募内地农民和组织开垦的管理机构。到20世纪30年代初,原新宝拉各镇和商都牧群已迁移到今商都县和化德县以北。 1928年,国民政府把察哈尔特别区改为察哈尔省。同年,张家口都统府把察哈尔地区的牧群改为省立模范牧场,其中的商都牧群改为省立第一模范牧场。1934年3月,以德穆楚克栋鲁为首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成立。1935年,蒙政会改商都牧群为商都旗。同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察哈尔地区。1937年10月。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成立。之后,改明安牧群为明安旗。 1945年8月15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12月,0员陈炳宇等人被派到商都旗和新宝拉各镇开辟工作。1946年初,商都旗和新宝拉各镇分别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支会和民主政府。1947年5月,原新宝拉各镇总管穆格登宝与商都旗上层-罗卜生却吉尼玛在-支持下发动叛乱,两旗支会和民主政府被颠覆。7月,0察哈尔盟工作委员会派副盟长拉木扎布带领部分干部和战士来到新宝拉各镇,组织革命积极分子,建立旗人民政府。8月,在内蒙古自卫军骑兵十一师帮助下,商都旗也建立旗人民政府和自卫队。同时,由于工作需要,察哈尔盟工作委员会把商都旗、新宝拉各镇和明安旗第三、第四佐(原镶黄羊群)划分为一个工作区,派0员奇鲁巴根和扎木苏荣到商都旗和新宝拉各镇负责党务工作。 - 自然条件 地区降水年降水量267.9毫米,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6--8月份),在牧草生长的关键季节(5——8月份)的有效降雨量不足150毫米,降水量少是新宝拉各镇牧业生产的主要障碍,新宝拉各镇可利用的地表水新宝拉格镇马鞍基本没有。由于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冬季常有黑、白灾出现,春季常有沙尘暴发生。 地区降水年降水量267.9毫米,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6--8月份),在牧草生长的关键季节(5——8月份)的有效降雨量不足150毫米,降水量少是镶黄旗牧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全旗可利用的地表水基本没有。由于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冬季常有黑、白灾出现,春季常有沙尘暴发生。地区日照年日照时数3031.6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68%,辐射能143.84卡/平方厘米。地区风力全年盛行西、西北风,年平均风速4.7米/秒。月平均最大风速6.1米/秒。年大风日数平均59天,年最多大风日数121天,各月均有大风出现。瞬间最大风速达26米/秒(10级)。地区气温年平均气温3.1℃,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20.4℃,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6.5℃。终霜晚,初霜早。无霜期较短,平均为12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154厘米。 地区日照年日照时数3031.6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68%,辐射能143.84卡/平方厘米。地区风力全年盛行西、西北风,年平均风速4.7米/秒。月平均最大风速6.1米/秒。年大风日数平均59天,年最多大风日数121天,各月均有大风出现。瞬间最大风速达26米/秒(10级)。地区气温年平均气温3.1℃,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20.4℃,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6.5℃。终霜晚,初霜早。无霜期较短,平均为12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154厘米。
新宝拉格镇地区行政机构
新宝拉格镇景点列表
哈音海尔瓦庙
哈音海尔瓦庙

镶黄旗哈音海尔瓦庙始建于康熙五年(1666年)。据记载,当时有一个从西藏来传教的-,在镶黄旗建一座庙,称马王庙。建庙时和建庙后,藏族-得到王公富牧们大力资助,一些牧民也不断送子弟到庙里当-。十几年后...

镶黄旗鸿格尔山
镶黄旗鸿格尔山

鸿格尔敖包位于镶黄旗南部,海拔1650米,是镶黄旗境内最高峰。围绕鸿格尔敖包的鸿格尔山,是在特殊生态环境下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山中奇峰林立,怪石突兀,沟壑纵横,树木繁密。 1675年(康熙14...

汗毛都原始森林区
汗毛都原始森林区

汗毛都原始森林区旅游点项目位于巴音塔拉镇赛乌苏嘎查境内,距旗所在地新宝拉格镇东南15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内有山有水、有树有草,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是原始的自然的树林区。 圣水山庄旅游度假村

圣水山庄旅游度假村
圣水山庄旅游度假村

圣水山庄旅游度假村位于旗政府所在地东北方34公里处,是我旗2006年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开发建设的,景点以开发矿泉水为重点,是集接待、医疗服务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景区。 关于成吉思汗矿泉水,在民间流传...

奥奇牧村
奥奇牧村

介 绍 奥奇牧村位于锡林浩特市西北二十五公里处,靠锡-赛公路北侧,距民航机场十九公里,是草原上第一家以牧民为主体的民俗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村。 牧村集中地可一次容纳80多人,分散地也可安排40人。这里地...

新宝拉格镇特产列表
内蒙古苁蓉
内蒙古苁蓉

内蒙古苁蓉 苁蓉,又名大芸,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中医称其为地精或金笋,是极其名贵的中药材,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历史上就被西域各国作为上贡朝廷的珍品。 苁蓉入药,由来已久。它甘而性温,咸...

内蒙古沙棘
内蒙古沙棘

内蒙古沙棘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100克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8...

镶黄旗西瓜籽
镶黄旗西瓜籽

镶黄旗西瓜籽 西瓜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2、戊聚糖、淀粉、粗纤维、α-氨基-β-(吡唑基-N)丙酸。又含尿素酶、α-半乳糖甙酶、β-半乳糖甙酶和蔗糖酶。还含一种皂甙样成分名Cucurboci...

内蒙古灌肠
内蒙古灌肠

内蒙古灌肠 1、 灌小肠 灌肠的工作一般都在现杀的羊皮上进行。因为羊皮光滑,肠子不易弄断。多数需二人合作。小肠下接盲肠(俗称苦肠),盲肠下接细肥肠。把细肥肠割掉,从割口处灌进水去,容量较大的盲肠就成...

内蒙古奶豆腐
内蒙古奶豆腐

内蒙古奶豆腐 奶豆腐,蒙古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马奶等经凝固、发酵而成的食物,形状类似普通豆腐,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牧民很爱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