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十堰市南,武当山最早的寺观为唐代所建,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宫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共建造7宫,2观,36庵和72崖庙等建筑群。 武当山以...
武当山古建筑群建筑之一。元、明宫观建筑。位于湖北省武当山南岩。占地面积6.1万平方米。是武当山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皇家庙观建筑群。南岩宫全称“大圣南岩宫”,又名紫霄岩。始建于唐代,南宋端平三年(123...
武当山古建筑群建筑之一。明代牌坊。位于湖北省武当山特区玄岳村。是武当山列为明皇家庙观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治世玄岳”石坊,俗称“玄岳门”,耸立在武当山北麓的一豁口处,相传进入此门即为朝山“神道”。 ...
武当山古建筑群建筑之一。位于湖北省武当山天柱峰顶,海拔1612米。是中国现存等级最高的铜铸鎏金建筑。金殿铸造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坐西朝东,面阔三间5.8米,进深三问4.2米,高5.54米。...
2A级旅游景区。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城市—丹江口市三官殿境内,距离车城十堰80公里,离著名道教胜地武当山55公里,襄十高速公路16公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独具园林特色的和休闲旅游风景区。度假...
山野菜是指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其根、茎、叶、果等器官可供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绝大多数山野菜生长在空气洁净、光照充足的自然环境里,不受废气、废水、粉尘及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因而被誉为纯...
红薯俗称十堰“三大宝”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总产4亿斤左右(折净粮),占湖北省第一位,是十堰的优势资源,在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居第四位。我市种植的鄂薯6号红薯,最高单产达到14962斤,淀粉...
十堰市桑蚕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由于市场波动,长期以来,产业忽上忽下,规模不大,链条不长。近年来,随着东桑西移项目的实施,十堰成为全国桑蚕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区,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发展生态桑蚕产业既...
武当酒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武当山景区办事处、武当山街道办事处、太极湖办事处共3个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关于界定“武当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武区函〔2014〕7号...
均州晒烟是湖北十堰市丹江口的特产。 丹江口市均州晒烟历史悠久,从1630年(明崇祯3年)前后从美洲传入在古均州开始种植,至今已380多年。均州名晒烟品种主要有“毛把烟”、“露白水”、“葵扇把(又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