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西沟是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面旗帜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高西沟人就开始了征山治水运动,并在有限的土地上,搞起了土地利用“三三制”模式,经过四届支部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把一个荒山...
杜斌丞纪念室 1948年3月,在开办斌丞图书馆的同时,设杜斌丞纪念室。纪念室在图书馆院内厅房,陈列杜斌丞烈士的部分遗物、书籍及0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西北野战军机关、领导、民主人士所赠送的挽联、挽词...
东汉墓葬群 50年代以后,县城西南3公里的官庄村,先后出土汉画像石100多块。据群众所提供的线索,先后发现汉墓26处,其中7座按程序作了清理。 1971年官庄群众在无定河西岸台地上修梯田时发现汉墓。...
文屏山钟楼 文屏山为城区奇观,其上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建有钟楼,四角攒光式,高6米,边宽2.4米。内悬高1.4米、口径1米,重450公斤铁钟一口,铸造于万历十七年(1590)。近年又复建文昌...
米脂第一高山--大高庙山 10月24日,米脂县文体事业局、李站乡人民政府、米脂之窗联合在米脂县李站乡杜家塬村举行了“米脂第一高山”立放地理标志碑仪式。县上领导及相关人员30多人参加。地理标志碑上“米...
八碗是淳朴的陕北老百姓一生中所能吃到的最好的菜肴。陕北是个盛产五谷杂粮的地方,在通常情况下,陕北人是不太爱炒菜的,即便是吃荤菜,这荤菜也差不多都是烩成的。陕北人天生喜欢吃大烩菜,荤的素的一锅烩,营养...
陕北人生活中的炒面,和街头饭馆里卖的炒面不是一回事,这炒面不是那炒面。 陕北的糜谷种类多。在繁多的糜谷中,有一种很特别的糜子叫做笤帚糜——这种糜草可以缚笤帚,这糜子炒的炒面又最好吃。 将笤帚糜晾干扬...
“佳米驴”是以役畜兼肉用的地方优良畜种而经国家审定而命名的。主要产自米脂县境东区与佳县接壤的地域内,毛驴在米脂当地已有3000多年的饲养历史。佳米驴全身是宝,驴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肉质嫩、味道鲜美...
米脂小米,是陕北黄土高原米脂县的一种特产。广而言之,又称延安小米。它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质粘味香,储存数年,米质不变;焖成干饭,香甜松软,越嚼越香,回味无穷;煮成稀饭,粘糯爽口,清香四溢,...
羊杂碎,由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故又名“羊杂烩”。羊杂碎,贵在杂、碎。不杂不碎,吃起来就没滋味。羊的头蹄血肺,心肝肚肠,统统不弃,少了一样,做出来的杂碎便寡淡。洗涤是一道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