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墓在兴平市西门外的马嵬坡,距马嵬火车站约2公里。现存的墓是一个小陵园,来此首先看到门楼上刻着“唐杨氏贵妃之墓”。进门正面是一座3间仿唐献殿,建筑高大壮观。殿堂之后是墓冢,占地1亩,高3米,墓顶...
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距兴平县城东15千米。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54年。他的雄才大略,使西汉王朝达...
贵妃墓其实只是杨贵妃的衣冠冢,位于兴平县马崽镇西。杨贵妃名玉环,陕西华阴人,通晓音乐,能歌善舞,有倾国之貌,原为唐玄宗十八子李瑁的王妃,后被唐玄宗召入宫中,封为女官,号太真,天宝四年,进册为贵妃。安...
兴平晏子墓 兴平阜寨乡有个村子叫寨里。寨里南100米处,原来有座高6米,方园30米,占地约一亩的墓冢,叫晏子墓。当地人传说,这就是春秋末齐国大夫晏婴(字仲平)的墓冢。人们普遍称他叫晏子。 这里的村民...
兴平周懿王陵 周懿王,名難,共王之子,共王死后即位,在位26年。 在位时因穆王远征,耗资巨大,财力和国力不济。西北的游牧部族伺机加紧向渭水中下游进发,威胁周王朝统治,于是将都城白镐迁至犬丘(今陕西省...
兴平老王家醪糟,作为地方特产,在兴平独树一帜,清乾隆时期就闻名于世,解放前位于兴平城区西大街郝家巷西边,为兴平老城区绝活之一,曾经名扬西北。解放后,因社会主义改造,家人不得不放弃祖业,搬至丰仪镇新庄...
兴平醪糟,酿造历史悠久,源于汉而盛于唐,经历清代至今技术日趋成熟,有史记载“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而食,故名醪糟”。 兴平醪糟是汤式食品。选用高级糯米,经筛、捡、淘、泡、蒸后,并拌入特制曲母,利用一...
系古老民间食品,起始于唐代的店张。( 兴平)兴平云云馍 兴平醪糟
桑镇大通坊村共有耕地1150亩,传统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辣椒、大蒜为辅,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缓慢。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制定了大棚香椿生产规划,组织群众参观学习,采取政府贴息贷款...
据传清廷某皇后不食,张榜招厨,烹煮鸡汤伴以鸡蛋饼,切成菱花状,佐以香料,鸡油上飘葱花,细面些许,后即食。具有薄劲、光、稀、煎、汪、酸味出头等特点,风味独特。武功京官传至乡间,流传于今。 桑镇大通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