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云南 红河州 红河县 浪堤乡 虾里村
虾里村介绍
虾里村
虾里村民委员会 虾里村委会是浪堤乡最高寒、最边远、最贫穷集聚在阿姆山脚的村民自治,在乡境内的东南部,与架车乡莫垤山水相连,与乐育乡窝伙低隔河相望,国土面积为23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798户,3725人,其中男人1912人,世居彝族、哈尼两种少数民族,彝族人口占59.1%。1956年设乐育公社星光村公所,1970年改设星光大队,1982年划属浪堤公社,更名为虾里大队,1984年改设乡政府,1988年2月改设村公所,2000年11月改设村委会,地处阿姆山脚咪尼嘎南部,罕龙河源头。海拔1740—2329米,属浪堤乡最高海拔。山高坡陡,灌木丛生,气候温寒,水源丰富,土地贫瘠,农业条件较差,主产稻谷、包谷、小麦、荞子,但广种薄收。畜牧业以牛、羊、猪为主,离乡政府驻地8公里,公路绕道架车而过,但公路等级差,晴通雨阻。耕地面积为2178亩,其中水田1245亩,旱地933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58亩,因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全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当落后,无法摆脱贫困的状况。最近几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当地人民群众抢住西部开发和世界宣明会的农业综合项目发展的难得机遇,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生产条件,在巩固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科技扶贫力度,进一步引导农民做好产业结构调整,部分虾里人民解决了温饱,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但离小康目标的要求相差太远。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02万元,其中农村经济总收入410万元,工业产值和劳务输出收入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5元。全年粮豆播种面积为4253亩,总产量达924吨,农民人均口粮200公斤。虾里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不怕艰难困苦,知难而进,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千方百计寻找致富门路,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当地能工巧匠们带着农民兄弟一道走出大山,到外面闯天下,每年出去的人不少1500人次,拿回家里的钱也不少百万元,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捷径之路。1921年始办学,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解放后重新办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已办成虾里完成小学校,在校生524人,其中女生249人,入学率88%,巩固率80%。在世界宣明会的支援下投资100多万元建盖了虾里完小教学楼和坡垤校点,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成了全乡最好的学校;有卫生室。 虾里境内灌木丛生,水泥源丰富,土地广阔,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根原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文化教育落后,社会发育程度相当低下,在外参加工作的有名可数。科学技术更加落后,束缚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解决温饱任务还十分艰巨。但党的富民政策和乡委、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来自各方的扶持,当地人民对未来充满了坚定信心,对早日脱贫致富的期盼越来越浓厚,所以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积极搞好退耕还林工作,争取退耕还林5000亩,保护好罕龙河源头,引导农民走生物创新脱贫致富之路。
虾里村地区行政机构
虾里村景点列表
虾里村特产列表
红河棕榈
红河棕榈

红河棕榈是云南红河红河县的特产。 红河棕榈 所在地域: 云南 申请人: 红河县棕榈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保护范围: 红河县所辖迤萨镇、阿扎河乡、石头寨乡、洛恩乡、甲寅乡、宝华乡、乐育乡、...

红河小芒果
红河小芒果

红河小芒果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小芒果,形如猪腰子状,成熟时色泽鲜黄,汁甜味香,深受人们的喜爱。 红河县迤萨镇全部,以及甲寅、乐育、大羊街、浪堤等乡镇的部分辖区处于干热河谷地带,气候炎热、...

红河葛根粉
红河葛根粉

红河葛根粉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生产的优质葛根粉,获得2008年全州优质旅游产品殊荣,一鸣惊人。 在红河县的崇山峻岭中,生长着一种不大起眼的续生藤本植物,浑身毛绒绒的对生网状复叶和长长的藤...

迤萨小黄牛干巴
迤萨小黄牛干巴

迤萨小黄牛干巴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的特产。红河县生产的小黄牛干巴,色泽红润,芳香诱人,人见人爱,成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 迤萨小黄牛干巴,最早就是当地傣族和仆拉人(彝族支系)的一种上等食品。他...

哈尼“野味”
哈尼“野味”

红河南岸的红河州红河县哈尼族饮食最具特色之处,首推一个 “野”字,可谓是野中有味、野中有趣、野中有情。 这里的哈尼族饮食,“野中有味”,当之无愧。用料朴素,取自天然,色味并俱。这里,群山连绵,林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