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云南 大理州 弥渡县 密祉镇 文盛街村
文盛街村介绍
文盛街村
弥渡县密祉镇文盛街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弥渡县西南方向,距县城30公里,坐落誉为“古滇瑰宝”、“杜鹃世界”、“妙香佛地”的太极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山麓下,自古处于昆明通往印度、缅甸的交通要塞,古称“六诏咽喉”。 文盛街现有360户,1277人。村民主要以种养殖、豆腐加工、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随着近年发展迅猛的乡村旅游和自驾游升温,文盛街发展了近10户农家乐,民居客栈、农业庄园也在悄然兴起。樱桃、冬桃、红雪梨采摘成为游客亲近文盛街的极好体验产品。农村无职党员自发成立“小河淌水景区管理组”参与景区卫生保洁成为党员服务群众的一道靓丽风景。当地农家乐“豆腐宴”、“风味卷蹄”、“双生炖乌鸡”、“大荨麻汤”、“苦荞粑粑沾蜂蜜”等精品菜肴备受游客青睐。 特色文化:214国道通车后,这里成为了不为人知的偏僻小村,正因为如此,文盛街村得以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明清汉族建筑群落,“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一颗印”等建筑形式在村落中依山布局。现遗存弥渡第五区区公所旧址、聂家马店、杨家客栈、尹宜公故居等20多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盛街古驿道是云南茶马古道入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驿道全长700多米,均宽4.8米,中间以引马石首尾相连,不规则石块镶嵌两旁。珍珠泉、凤凰桥、财神阁等景观散落有致,青瓦、白墙、粉画,巷道、暗渠、阁楼,小桥、流水、人家,建筑的修饰与古道上的设施,将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宛若一幅山水画,凸显了高原山区集镇的一大特色,体现了古朴、淳厚、浓郁的民族风情。更有碧云庵、文昌宫等曾为边纵八支队活动据点,为革命老区提供了重要佐证,也为文盛街增添了更强劲的文化内涵。 文盛街村文化底蕴丰厚,沿街书法隽永的对联、农家院落里的花灯歌舞,民间艺人剪纸艺术、花灯扎制、刺绣、山歌小调演唱等在街头巷尾进行交汇相织。目前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州级1人,县级20人。2007年7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2月被公布为全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民村。 因“文化兴盛”顾名文盛街,她不仅积淀着弥渡文化历史的精华,更因千年花灯梦、一世小河情来书写着弥渡人的豪迈与委婉,成为滇西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曾诞生了与《茉莉花》齐名为“姐妹花”的名曲——《小河淌水》;是弥渡花灯的发源地。 信息来源:云岭先锋网
文盛街村地区行政机构
文盛街村景点列表
南诏铁柱庙
南诏铁柱庙

南诏铁柱庙又名铁柱观、铁柱庙,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西面约6公里的太花乡铁柱庙村。因庙内的一根铁柱而出名,是弥渡县最著名的古迹。 南诏铁柱,又称崖川铁柱、建宁铁柱或天尊柱,铸于唐、南诏时期,不仅是大...

回龙山塔
回龙山塔

回龙山塔 回龙山塔,俗称文笔路,1979年经弥渡县革委会公布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弥城东门外回龙山(也名景屏山或谓大尸山,即今称的朱山与文笔山或塔山的全称)北端。此塔为密檐式六方椎形实心...

多祜村火葬墓群
多祜村火葬墓群

多祜村火葬墓群 弥渡县多祜村火葬墓群位于多祜大村对面的山岭上,当地彝族称此地为“林伯卓”即大坟地。此地距多祜村委会1公里多,距弥渡县城31公里。 火葬墓群于1977年多祜大队第三生产队开挖养蜂场时被...

多祜清代砖瓦窑遗址
多祜清代砖瓦窑遗址

多祜清代砖瓦窑遗址 多祜清代砖瓦窑遗址位于弥渡县寅街镇多祜村委会东北面,距村委会约1公里、小瓦窑村500米处。 多祜清代砖瓦窑的结构属于明窑,因形状象馒头一样而俗称“馒头窑”。其制作方法是在山坡地上...

天生营
天生营

天生营 哀牢山脉绵延数千里,奇峰突起,似龙,似像,或腾,或驰,一种雄壮,一种昂扬,天生营便立于哀牢山山脉上段,弥渡县牛街境内。 天生营方圆几十里,海拔2784年,主峰如擎天巨柱于群山,东西是原始森林...

文盛街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