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贵州 黔东南州 黄平县 一碗水乡 水淹塘村
水淹塘村介绍
水淹塘村
水淹塘村东倚本乡长龙湾村,南邻一碗水村,西毗平溪镇翁岩村和余庆县白泥镇上里社区,北靠施秉县牛大场镇牛大场村和大坪村,为山麓丘陵地带,地形呈南北走向,地势南、西面高北面低。村委会驻地铺子上位于东经107°53’18"、北纬27°8’19",距乡政府驻地北5公里,民国时西南部11个自然寨与一碗水村合为一保,1956年建中心初级社,1957年与长龙湾合并建新华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东北部的水淹塘等8个自然寨由施秉划归黄平,建新坪大队,1981年更名为水淹塘大队,1985年撤大队为村。村以驻地南0.5公里水淹塘寨得名。 水淹塘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即19个自然寨):即水淹塘、对门坡、岩脚、韩家院、喇叭塘,塘埂,河坝、铺子上、大坡头、丫顶寨、黄泥田、山口坪、田坝村民小组。据1984年统计,全村有总人口374户1852人,其中汉族1748人,苗族104人。2010年有583户2552人,其中汉族2170人,苗族197人,土家族143人,其他民族34人。主要姓氏有杨姓295人,潘姓190人,张姓170人,彭姓158人,吴姓156人,向姓106人,王姓104人。有耕地面积1727.4亩,其中田1095.9亩,土631.5亩。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烤烟、太子参、油菜等。现任党支部书记:黄安良;村委会主任:薛秀洪;会计:张言兰。 1、水淹塘:1984年居汉族159人。2010年有汉、苗等族256人。204省道过境,2009年乡党委、乡政府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硬化进寨、联户水泥路1公里,寨前有干塘一口,逢大雨水溢满塘,故名。 2、韩家院:1984年有汉族197人,2010年有汉、土家二族301人。2008、2009年乡党委、乡政府实施扶贫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硬化进寨、联户水泥路1.5公里,韩姓始居。 3、对门坡:1984年居汉族137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199人。寨位坡上,与岩脚相望,故名。 4、岩脚:本寨原名小代章。1984年居汉族241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294人。2009年乡党委、乡政府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硬化进寨、联户水泥路1.5公里, 5、喇叭塘:1984年居苗、汉二族65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114人。寨前有岔河,弯曲形如喇叭,故名。 6、塘埂:1984年居苗、汉二族88人,2010年有苗、汉二族101人。寨位塘埂上。2010年乡党委、乡政府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硬化进寨路1公里, 7、干冬河坝:1984年居汉族165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288人。寒位河坝,逢冬干涸。 8、界排寺:居汉族51人。此地原有佛教临济禅宗寺庙一座,分上、中、下三殿,为明清古刹。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取名茶界园,清朝更名为界排寺,于破四旧时折毁,原有大、小古钟两口,后小钟抬到小学当钟敲,大钟不知去向,现只存历代和尚墓数座,其中悟玄和尚墓石雕艺术精美,为黄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9、田坝:居汉族70人,204省道过境,2009年乡党委、乡政府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硬化进寨、联户水泥路2公里, 10、文家塝:居汉族63人。 11、丫顶寨:居汉族36人,寨高位丫顶,所产优质茶叶,久负盛名。 12、老屋基:居汉族40人,寨中有张姓老屋基。 13、黄泥田:1984年居汉族103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126人。 14、干冲:1984年居汉族74人,2010年有汉、苗二族88人。2010年乡党委、乡政府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硬化进寨路3公里 15、石门坎:居汉族33人,寨有石如门, 16、老院子:居汉族69人,2009年乡党委、乡政府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硬化进寨2公里, 17、山口坪:居汉族126人,204省道过境,2009年乡党委、乡政府实施一事一议财政补奖补项目,共硬化进寨、联户水泥路0.5公里, 18、铺子上:村委会驻地。1984年居汉族111人,2010年有汉族135人。204省道过境,2009年乡党委、乡政府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硬化进寨、联户水泥路1.5公里,早年设有铺子。 19、大坡头:2010年有汉、苗等族11户54人。寨位大坡上,故名。 还有2个地名与水淹塘村同名:贵州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水淹塘村贵州毕节市纳雍县曙光乡水淹塘村
水淹塘村地区行政机构
水淹塘村景点列表
十万营南党屯兵处遗址
十万营南党屯兵处遗址

十万营南党屯兵处遗址 十万营南党屯兵处遗址(岑坡山遗址) [旧州镇岑坡村岑坡山·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初屯军于此。以大石垒筑屯堡。现存战壕长约500米,高3米余,基宽约2米。并残存卡门1座,门宽...

太平洞
太平洞

太平洞 贵州省黄平县太平洞苗族称为“嘎架略往”。位于黄平至谷陇镇公路旁,属谷陇镇山坪村,在黄飘大捷遗址下方(团仓村鸡冠坡脚),距黄飘大捷遗址1.5公里,距县城约15公里。太平洞是一个天然大溶洞,洞长...

旧州古镇
旧州古镇

旧州古镇 旧州古镇是贵州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原是黄平县城所在地。旧州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汉且半国邑,在今贵州黄平县西之老黄平,系贵州东部最大的湖迹平原之一,农业发展在...

杜琢章墓碑
杜琢章墓碑

杜琢章墓碑 杜琢章墓碑的发现,佐证了郭沫若之母诞生在黄平旧州。郭沫若在《芭蕉花》中述:“我的母亲六十六年是生在贵州黄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当时黄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

德政碑
德政碑

德政碑 黄平知州瞿鸿锡德政碑,县城北门街原过街楼下西侧立有一碑,系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补任黄平知州瞿鸿锡在任职时,复书院兴义学、整治街道,重建城垣政绩突出。百姓纪念所立。碑上横刻“德政”、竖刻...

水淹塘村特产列表
黔东南香猪
黔东南香猪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东南的几万山从江一带。这种香猪体躯矮小,头较直,额部皱纹较少,耳小而薄,略向两侧平伸或稍下垂。背腰宽而微凹,腹大丰圆触地,后躯较丰满。四肢短细,后肢多卧系。皮薄肉细,毛色多全黑,约占...

黄平无籽西瓜
黄平无籽西瓜

黄平无籽西瓜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的特产。黄平县“飞云崖”牌无籽西瓜色美味甜,被评为贵州省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供不应求。 黄平县气候得天独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转化和糖分积累,当地西瓜平均含...

黄平马铃薯
黄平马铃薯

黄平马铃薯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的特产。黄平县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已经成为黔东南州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大县,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 黄平县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折原粮)仅次于水稻。在马...

黄平太子参
黄平太子参

黄平太子参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的特产。黄平县近年来通过“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壮大中药材太子参产业。 太子参是重要的中药材,含有多种成分,具有补气、生津、润肺、益脾等功效,光原料...

黄平革家蜡染
黄平革家蜡染

黄平的革家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并使其成为革家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革家妇女以蜡染做主要装饰,她们的头巾、围腰、窗帘、衣服、裙子、旅行包都是蜡染制成,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床单、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