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广东 佛山市 禅城区 南庄镇 堤田村
堤田村介绍
堤田村
堤田村属于典型的水乡,有浓厚的水乡特色,河涌纵横,小桥遍村。面积2.7平方公里,水陆面积比例为7:3。堤田新公路与石南路和佛开高速公路、南庄站相连,对外交通较为便利。村委会下设三个村民小组,分别是群建村、先锋村、前锋村。常住人口4200人,外来人口1500多人。第一、第二产业比例为2:8。 工农业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前,堤田建制经过多次的变革,工农业生产停步不前。 直至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村中经济才开始有很大的改变。经过二十多年的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迅速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以塑料制品、五金产品加工、陶瓷制品、家电产品装配、鞋材制品加工为主的企业相继在我村建立,在市场上确立了一定的知名度,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一定的企业规模。现村委会辖区内有企业70多家,开发区占地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 现时堤田的农业生产以鱼塘养殖业和蔬菜作物为主;工业生产以陶瓷制品、塑料产品、五金产品加工、家电产品装配为主。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堤田村在人民公社成立前仍没有什么像样的医疗卫生设施,村民有病只有靠采集生草药治疗,遇有急病重病则坐渡船到石湾去诊病。 1958年期间,由南庄范围的私人医生成立联合诊所,取名为南庄卫生院,卫生院派出医生在先锋村开了一间小诊所。1966年由大队选取一名医生到县卫校学习,这就是堤田的第一位赤脚医生,同时开办合作医疗,在本村看病只收挂号费,药费全免。1968年开始增至两名赤医。以后,村委会根据上级的指导精神,分期分批派人到紫洞卫生院进行培训,这些人成为村中的医疗卫生骨干,担负起普种牛痘、普查各种慢性病的任务。 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解放前,堤田村由各自然村自设私塾招收本村青少年入读。1946年4月,堤田刘家村村村立小学建成,定名为“紫罗澳乡堤田保国民小学”。1948年改名为“堤田乡第三保国民小学”,梁家村为第一分教导处,黄家村为第二分教处。 1952年秋季,成立南海县第一区堤田乡第一小学。其时,开始实施社会主义教育,执行新的教育方针。1955年在校设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1958年4月,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到来的需要,在群建、先锋、前锋村分别建立了民办小学。1968年至1983年,堤田小学开设过“附设初中班”,历时一年。1980年开始开办过学前班,至1998年结束。 1986年,堤田小学学制五年制改为六年制。1994年,成立堤田校董会,拟订了学校发展的计划,实行按国家标准办学,实施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学校的方针,通过多渠道办学,至1995年初共收到建校捐款92万元。首先建设六层16个标准的教室,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于本年秋季投入使用。1996年至1997年建成25米6泳道标准游泳楼一座。 1999年至2000年,建成第二幢教师宿舍。同时在校园铺设了长200米的环形跑道和1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2000年,建立多媒体室内联网计算机室,购置42台电脑。 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情况: 堤田人自古爱好扒龙舟,村里的青年都为自己能当上一名“扒丁”而自豪。龙舟活动有三种,五人扒的叫“五人龙”,十三人以上扒的叫“龙船”,三人扒的以扁艇作赛的叫“三鸡艇”。 堤田扒龙船习俗比较隆重,龙艇都吊在祠堂里,不管哪个地方组织赛龙,青年们都踊跃报名参加,并当即开始“练艇”。到比赛那天,村中的父老就煮米粥去“放粥”给运动员们吃,非常热闹。解放前后堤田的龙舟队都取得好成绩而归。其时,各村的公祠门外都摆着各式各样的奖牌,显示自己的实力。 每逢五一节、国庆节、中秋节等节日,都开展“三鸡艇赛”,还有女子队参加。 改革开放岁月,由于得热心人士的捐助,添置了多艘新龙艇,到镇上参赛载誉而归。 与此同时,在1997年开始,堤田先锋又组织过四届赛龙艇会,每次都有近百艘来自南海、顺德及镇内的龙艇参赛,观众达十万人之多。 堤田青年喜欢篮球运动,三个自然村村村拥有篮球场。70年代起,每年各村都组织篮球比赛,80年代以“回力杯”的名义举行过全镇内甲级球赛,如今,不少个体老板或村干部,都是热爱打球的好手。 堤田的太乙楼藏有较多的名人书画。1992年2月落成,如今成为爱国主义的一个文化场地。(另文专写)。 古物风情: 堤田有一道古桥——西河桥。桥长32米,宽2.5米,为五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拱桥梁。中拱长8米,两端各两拱,每拱长6米。桥两头各有两根桥头柱,柱间装有铁护栅,每根柱顶又装有玻璃煤油灯。 西河桥建于民国十三年(1925年)。此桥的投资者叫林治平,是旅东南亚的堤田藉华侨,他在辛亥革命前曾资助接济过孙中山搞民主革命,日寇入侵前,堤田曾发生过姓氏械斗,西河桥面被毁。解放后的1958年由村政府出资修复。 在60年代,堤田地区由于农业生产转向,由桑蚕生产转向甘蔗收购运输业务,由国营糖厂包办,因运输船只大,西河桥需要改造,将中拱扩大加高,始成为今天的模样。 堤田还有一些民间传说,演变成神诞节日,最兴旺是农历三月二十一日的天后诞辰前,除举行诵经拜祭外,还有演大戏、烧炮、舞狮子,扒龙船等活动。尤其是烧炮的场面,十分热闹而紧张,当“轰”一声炮响后,一个用藤丝编成的有10多厘米直径的圈子,腾空而起,男青年便争先竞夺,获得者觉得非常荣耀,摆放在厅堂,其时,便有亲朋来祝贺,说着吉利话,富者还摆酒庆祝。
堤田村地区行政机构
堤田村景点列表
兆祥黄公祠
兆祥黄公祠

“兆祥黄公祠”是著名中成药“黄祥华如意油”创始人黄大年的祠堂。黄大年字“兆祥”,于清咸丰年间始创“黄祥华如意油”,此药处方相传来自“白衣庵”主持之手,黄家父子在一次中暑后该庵主持赠方煎煮饮用,果然药...

基督教赉恩堂
基督教赉恩堂

基督教赉恩堂建于1923年,由在佛山传教的美国基督教信徒倡建,由神召会李霞露牧师、李承恩等信徒募捐购建。座西南向东北,为外三层内四层仿哥特式红砖建筑,面阔16.3米,进深17.7米,总占地300平方...

莲峰书院
莲峰书院

莲峰书院位于石湾区莲子岗丰宁寺侧,是保存为完好的一间规模较大的古代建筑,莲峰书院始建于清初,由康熙年间最后一任南海知县宋玮召集七堡士绅捐资修建作为七堡内五十四个村庄子弟的封建科举的教育场所。据《南海...

南风灶窑址
南风灶窑址

南风灶窑址在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西南角镇岗上,窑体依山势向南伸展而紧靠东平河畔,因窑向正南,故称。是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始建,沿用4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国内罕见的古龙窑。古...

鸿胜馆
鸿胜馆

佛山鸿胜馆创办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原称佛山蔡李佛武馆。光绪初年,由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的得意弟子张炎接任馆主,改称鸿胜馆。鸿胜馆从成立到1949年闭馆的98年来,培育了陈盛、雷灿、黄宽、李恩、...

堤田村特产列表
石湾玉冰烧酒
石湾玉冰烧酒

石湾玉冰烧酒是广东佛山禅城区的特产。 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由1830年创立的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陈太吉酒庄​第三代传人—清代道光翰林学士陈如岳辞官之后于1895年始创,其技艺一直口...

石湾艺术陶器
石湾艺术陶器

石湾艺术陶器产于佛山西南面的石湾镇。早在唐代,石湾陶塑艺术就已享有盛名,至明、清两代又广泛吸取了古代各名窑的陶艺精华自成一格,形成了造型粗犷雄浑、古朴典雅;釉色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艺术特色。人物、动...

石湾米酒
石湾米酒

石湾米酒是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的特产。石湾米酒具有“玉洁冰清,豉味独特,醇和细腻,余味甘爽”的特色,广为世界各地米酒消费者所喜爱,是最早出口海外的米酒产品。 “石湾米酒,常饮常有”,这句广告...

泰酱荷花卷
泰酱荷花卷

泰酱荷花卷 用新鲜的莲藕丝制成。胭红的荷瓣上裹着一个个金黄色的圆球,围绕着一朵含苞待放的红头巾荷花,宛如一幅艺术品。咬一口圆球后惊觉地发现里面另有乾坤。原来面粉里裹着已沾有泰酱的莲藕丝、肉丝、冬菇丝...

福贤裹蒸棕
福贤裹蒸棕

福贤裹蒸棕 福贤小食店在1982年初,挖掘传统制作方法,精心巧制成别具一格的裹蒸粽。它是佛山历史上有名的小食。 裹蒸粽的主要原料是绿豆、糯米、五花猪肉等。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绿豆磨开边后浸水脱壳,再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