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广东 佛山市 禅城区 南庄镇 吉利村
吉利村介绍
吉利村
吉利村位于南庄镇中部,辖内有20条自然村,设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577人,面积为3.5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内水陆交通便利,形成―个网络性的水陆交通枢纽。 改革开放以来,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经济总收入为39088万元,人均收入为5109元。 工农业发展情况: 该村一向以养殖四大家鱼、种桑养蚕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结构,从四大家鱼的养殖发展到鳗鱼、桂花鱼、加州鲈等优质品种的养殖。同时,大力发展各种经济作物,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1959年开办的第一间工厂是酒厂,当时只有工作人员6人。1971年酒厂改为榨油厂,主要业务是帮助村民把自收的花生榨油。其后,也曾办过规模有百人的藤厂,是黄岐东风藤厂的一个发外加工点。此外,于1977年在下街小岗办过石场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于80年代开始,先后办起鞋厂、制衣厂、塑料厂、海绵厂、米酒制品厂、饲料门市部等工商业企业。 到了90年代,工企业迅速发展,当中以陶瓷业发展最快,是吉利的支柱产业,产出以亿元为单位计算。期间,不少农民洗脚上田,从务农转为入厂工作,农村的二级分配水平在该期间明显以倍数速度递增。 1991年9月投产了吉利高级墙地砖厂,1992年上半年又办起了吉利建陶二厂,同年9月吉利建陶三厂诞生;1993年又办起了先锋模具有限公司和吉兴铝型材有限公司。这几间企业初办时是集体经营或集体有股份的企业,随着形势的变化,开始实施体制改革,于1995年9月首先将吉利高级墙地砖厂以承包的形式实行转制,到2000年10月份止,全部集体企业实行了转制。至于非公有制企业,就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 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解放前吉利教育多以私人办学为主,如1932年开办的觉民、邓岗、周强等3所学校,以及后来开办的圣堂完全小学等都是私人开办的。上述各校在1938年沦陷期间已停办,直到抗战胜利后,吉利教育才得到较大的发展。 1946年由吉利关六堂产业基金会统一筹办吉利乡第一小学,校址在海口,校长关炳淳,设5级6班,教师7人,学生150人。吉利乡第二国民小学,校址在圣堂,校长李俊雄,设4级4班,教师3人,学生80多人。吉利乡第三国民小学,校址在基便,校长吴铁民,设4级4班,教师3人学生80人。 1949年,上述3校分别改名为吉利第一、二、三小学。1952年8月,这三间学校合并为七区吉利小学,共有学生350人,1953年名为十二区吉利小学,后又定为中心小学、南庄公社吉利小学。1973年9月附设初中班,1981年复办南庄公社中心小学,1984年9月停办初中班。1987年又定为南庄中心小学,1990年又复名为吉利小学。 1997年村委会筹资两千多万元,建成了新的吉利小学,占地56亩,有19个教学班,教师34人,学生784人。近年来,吉利小学发扬优良传统,重视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取得一定的成绩。从1994年至现在,教学质量检测均列镇三甲之内,曾获省级冬季体育锻炼先进单位称号,也曾获全国航模比赛男子组团体第三名的佳绩。1999年被评为“南海市一级学校”,2000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 吉利现分别建有三所幼儿园,农丰村、邓群村、红星村各一所。1989年6月拆除旧农丰村幼儿园,在原地兴建一座较有规模的吉利中心幼儿园,配套齐全,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后合并了前两所幼儿园,再于1993年3月投入130多万元扩建建筑面积2000平方为米。多年均获得镇先进幼儿园称号。1990年被评为“南海市文明幼儿园”。 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情况: 吉利村开展群众文娱体育活动具有优良传统,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群众也积极开展舞狮、唱戏、篮球等活动,从未间断过。尤其是邓岗村每年都由村委会拨出经费,组织夏季运动会,举办乒乓球、篮球、拔河、划龙舟等比赛,厂企和农村青年积极参加,相当活跃。 吉利的醒狮有悠久的历史,以邓群村为基地,成立过醒狮武术队,屡获殊荣,199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举办的“99年百狮贺太平”表演竞赛,在380头醒狮中获三等奖。 吉利的业余文艺活动也很活跃,这支由邓岗村的文娱骨干关富荣、关乐其等组成的文艺宣传队,排演粤剧,为配合中心宣传做了许多工作,演出的粤剧《沙家浜》、《补锅》、《打铜锣》等大、小戏,深受村民的欢迎,自创小戏《相亲》曾参加农村文艺表演获三等奖。 近代知名人物: 吉利人杰地灵,近代涌现出一批有过贡献的人物。 明末清初,关善斌为进士,曾任开封府荣泽县知县;关善富、关善宝为举人,。 清末的关庚麟、关庆麟为进士,关应麟为举人。 现代的有陆南亨,任游击队珠江中队二支队长;关炳淳,解放前参加革命,在搞地下工作时任过工委书记和支前指挥部主任(另文专写)。 关润康,在上海高中毕业后从事地方革命建设工作,曾在上海-任职,后调国家-警卫局工作。1988年被国家授予“武警少将”警衔。 关润建,1940年参加苏北新四军,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任广州军区某发射台台长。解放后在重庆通讯兵学院任教导处副处长,后来转业到中央广播事业局(现在的广电部)594台任台长。 关桥汪,曾在第四野战军139师417团服役26年,提任至团级干部,并于1978年带队参加中越自卫还击战。 典故与传说: 吉利的民情风俗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民间节日和嫁娶风俗都有自己的习俗。红、白事也沿旧时风俗,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有许多古老旧事都按新事新办了。但是,民间传说典故,依然流传在村中。如: 马拯横抬旗杆甲: 在明清时期,吉利上村的马拯在朝廷讨得一官半职,由于其善于奉承皇后,被皇后立为干儿子。马拯曾考中过状元,回乡光宗耀祖时,船到北江西樵段就上岸,由龙津沙闸步行回村,其时,他指挥待从把旗杆打横从沙闸抬进上村。旗杆所碰到的房屋、树木要一律拆平,以利通过。可见马拯霸气之盛,人们就经常谈论此事,后有几件事也不得乡民之心,加上朝中有人诬告其偷金砖,结果被处死刑。 主帅不吃鸭的传说 吉利有一主帅(菩萨名),传说是鸭救起才能生还。因此,主帅是不食鸭的。传闻有一次在主帅生日做大戏,因有一小生在晚饭时吃过鸭故当晚在演戏时无故从戏台高处堕下至死。 西街山台寺的和尚纸扇 据说很久以前西街村有一间山台寺,住着一位对生灵非常有爱心的老和尚,人们都很敬重和尚,他圆寂后,将他生前的衣物进行火化,其中有一把纸扇未被烧坏,于是把这扇带回寺中,其时,有小孩出麻疹到寺中求佛,主持用此扇一扇,小孩不久便痊愈了。 还有4个地名与吉利村同名:浙江省宁波宁海县梅林街道吉利村黑龙江佳木斯汤原县竹帘镇吉利村湖南郴州桂阳县舂陵江镇吉利村广东肇庆市德庆县凤村镇吉利村
吉利村地区行政机构
吉利村景点列表
兆祥黄公祠
兆祥黄公祠

“兆祥黄公祠”是著名中成药“黄祥华如意油”创始人黄大年的祠堂。黄大年字“兆祥”,于清咸丰年间始创“黄祥华如意油”,此药处方相传来自“白衣庵”主持之手,黄家父子在一次中暑后该庵主持赠方煎煮饮用,果然药...

基督教赉恩堂
基督教赉恩堂

基督教赉恩堂建于1923年,由在佛山传教的美国基督教信徒倡建,由神召会李霞露牧师、李承恩等信徒募捐购建。座西南向东北,为外三层内四层仿哥特式红砖建筑,面阔16.3米,进深17.7米,总占地300平方...

莲峰书院
莲峰书院

莲峰书院位于石湾区莲子岗丰宁寺侧,是保存为完好的一间规模较大的古代建筑,莲峰书院始建于清初,由康熙年间最后一任南海知县宋玮召集七堡士绅捐资修建作为七堡内五十四个村庄子弟的封建科举的教育场所。据《南海...

南风灶窑址
南风灶窑址

南风灶窑址在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西南角镇岗上,窑体依山势向南伸展而紧靠东平河畔,因窑向正南,故称。是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始建,沿用4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国内罕见的古龙窑。古...

鸿胜馆
鸿胜馆

佛山鸿胜馆创办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原称佛山蔡李佛武馆。光绪初年,由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的得意弟子张炎接任馆主,改称鸿胜馆。鸿胜馆从成立到1949年闭馆的98年来,培育了陈盛、雷灿、黄宽、李恩、...

吉利村特产列表
石湾玉冰烧酒
石湾玉冰烧酒

石湾玉冰烧酒是广东佛山禅城区的特产。 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由1830年创立的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陈太吉酒庄​第三代传人—清代道光翰林学士陈如岳辞官之后于1895年始创,其技艺一直口...

石湾艺术陶器
石湾艺术陶器

石湾艺术陶器产于佛山西南面的石湾镇。早在唐代,石湾陶塑艺术就已享有盛名,至明、清两代又广泛吸取了古代各名窑的陶艺精华自成一格,形成了造型粗犷雄浑、古朴典雅;釉色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艺术特色。人物、动...

石湾米酒
石湾米酒

石湾米酒是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的特产。石湾米酒具有“玉洁冰清,豉味独特,醇和细腻,余味甘爽”的特色,广为世界各地米酒消费者所喜爱,是最早出口海外的米酒产品。 “石湾米酒,常饮常有”,这句广告...

泰酱荷花卷
泰酱荷花卷

泰酱荷花卷 用新鲜的莲藕丝制成。胭红的荷瓣上裹着一个个金黄色的圆球,围绕着一朵含苞待放的红头巾荷花,宛如一幅艺术品。咬一口圆球后惊觉地发现里面另有乾坤。原来面粉里裹着已沾有泰酱的莲藕丝、肉丝、冬菇丝...

福贤裹蒸棕
福贤裹蒸棕

福贤裹蒸棕 福贤小食店在1982年初,挖掘传统制作方法,精心巧制成别具一格的裹蒸粽。它是佛山历史上有名的小食。 裹蒸粽的主要原料是绿豆、糯米、五花猪肉等。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绿豆磨开边后浸水脱壳,再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