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湖南 怀化 通道县 双江镇 芋头村
芋头村介绍
芋头村
芋头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南9000米处。全寨182户,该建筑群因山就势,结构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其中鼓楼、门楼、芦笙场、古井、凉亭、萨岁坛、古墓葬群、民居木楼及青石板驿道一应俱全,且保存完好。建筑沿山谷布局,既与环境融于一体,又形成了独特的“山脊型”与“山谷型”民居模式。 芋头村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双江乡。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寨;明嘉靖三年(1508年)户增人旺,建筑规模扩大,形成村落;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侧分叉布置的7个聚落群;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建寨脚桥及龙氏鼓楼、牙上鼓楼;清嘉庆五年(1800年)建塘头桥。清光绪7年建塘坪桥。清道光、光绪年间分别维修驿道和牙上鼓楼。 芋头村古建筑群因山就势,结构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鼓楼、门楼、芦笙场、古井、凉亭、萨岁坛、古墓葬群、侗族楼层及青石板驿道等一应俱全,且保存完好,有很高的历史、人文及艺术价值。 相传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一侗族姓杨的青年带着猎狗赶山,当赶山至芋头界一带时,猎狗在一块草坪上趴下,就是不肯走。主人万般无奈,只好说,我向空中抛食三次,你能接住,我们就留下来住家。结果猎狗无一落空,青年人信守诺言,在芋头砍树搭棚,住了下来。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青年人与逃难躲进山里的女子结了婚,这位姑娘能歌善舞,相传芦笙表演技艺就是由她带来的。夫妻两人生儿育女,繁衍杨姓宗室。现遗存寨中的“萨岁坛”,就是为祭祀这位祖母而建。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芋头村地区行政机构
芋头村景点列表
通道侗寨
通道侗寨

通道侗族自治县蜿蜒的坪坦河边,就是百里侗文化长廊,三五里一个大寨,马田的鼓楼、阳烂的银饰、坪坦的芦笙、黄都的侗歌,特别是坪坦河上的普修桥、普济桥、回龙桥、回福桥,座座都是文物,整整一百里丰富鲜活的侗...

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
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

介 绍 传说古夜郎国天子路过此地,被其浓郁的民族风情所迷恋,故建“皇都”城。皇都侗文化村由头寨、尾寨、新寨、盘寨四村组成,历史悠久,民风民欲最为完整亮丽。鼓楼里、凉亭内、风雨桥边,处处琴声悠扬,歌声...

迥龙桥
迥龙桥

介 绍 又称风雨桥、花桥。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坪日村小溪河上。始建于清代,曾两度被水冲毁。此桥为1931年重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身是石墩木梁,长62.4米,桥面宽3.75米,高4米。...

马田鼓楼
马田鼓楼

介 绍 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田心寨境内,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为侗族独特建筑。方形二层楼阁,九层八柱,木结构。边宽8米,高20米。顶盖为八角形,上托葫芦宝顶。封檐板与楼内大梁彩绘民间图画,各檐翘角饰...

恭城书院
恭城书院

介 绍 位于通道县罗蒙山下,占地面积2830平方米。它始建于宋1105年,原称“罗蒙书院”,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57年,即1792年,侗家的一些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

芋头村特产列表
峒王酒
峒王酒

峒王酒是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的特产。峒王酒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在侗族酿造苦酒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生产工艺而酿造,其营养丰富,含18种氨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枸杞多糖,是侗胞长期以来用作“润色” ,“补身...

侗族油茶
侗族油茶

侗族没有喝茶品茗的习惯,却有一年四季吃油茶的习俗。清香甘甜的油茶, 提神醒脑,焕发精神,兼有祛除湿热,防治感冒、腹泻之效。它几乎成为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客至,好客的侗家人必用油茶招待。 侗家吃...

剁辣子姜
剁辣子姜

通道侗族自治县是全国生姜的生产区之一。通道生姜以块大、纤维少、脆嫩和辛辣适度的特点畅销省内外,是制作糖姜、五味姜、姜汁饮料以及药用的上等原料。侗乡群众用它制成的剁辣子姜,成为宴席上一道极受欢迎的开胃...

蜜饯茶
蜜饯茶

蜜饯茶源于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区。蜜饯茶在通道有艺术茶之称,通道侗乡的汉族妇女有制作蜜饯的传统习俗.蜜饯的原料有两种,即柚子和冬瓜.心灵手巧的妇女会用特制的蜜饯刀把原料雕刻成花.鸟.虫鱼等各种图案,...

侗乡蕨粑
侗乡蕨粑

侗乡蕨粑 本产品采用天然野生蕨根淀粉精制而成,即可入药又可食用,富含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本草纲目》和《现代中药学》记载:具有祛热解毒,利尿,令入睡,补五脏不足。 做蕨粑的原料是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