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湖北 十堰市 丹江口市 官山镇 吕家河村
吕家河村介绍
吕家河村
“太阳照山岗,到处喜洋洋,吕家河民歌传呀传四方,民歌传四方……”阳春三月,记者踏访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未见村容先闻歌,“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果然名不虚传。 吕家河原名茅坪河,据传,秦朝相国吕不韦被流放房陵时曾有家眷在这里居住,故改名为“吕家河”。吕家河村地处道教名山武当山西南麓,武当山南神道中段,距武当山金顶天柱峰18公里,素有“武当后花园”美誉。这里西接十堰,南邻神农架、房县,北连汉江,距209国道仅6公里,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吕家河是一块歌唱的土地,人们过着如诗似歌的日子。全村1079人中,能唱民歌2小时以上者120多人,能唱民歌100首以上的80人,能唱1000首以上的有4人。现已搜集整理的民歌达5000多首,记录的曲调有79种之多。1999年以来,国内外众多知名媒体、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宣传、探讨、研究吕家河民歌民俗文化,专家将其定名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2008年6月,吕家河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耸立于吕家河村口的“八卦亭”,是一座道家风格的民歌表演堂,它是村民放歌、游人赏歌的互动场所。村里成立了由10位老歌师和12名青年歌手组成的民歌艺术表演团。在这里,既可以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民歌魅力,又可以亲身感受到年轻歌手的青春活力与热情。在这里,没有情感的禁忌与篱墙,游人可以和歌手一起尽情地唱歌,尽情地跳舞。 在民歌堂西200米处,矗立着一座道光九年(1829年)的泰山庙。1931年8月,贺龙将军来到官山吕家河,在此成立县苏维埃政府;1946年7月,中原突围部队在此建立“官山区委”。屋内陈列的勋章、大刀、长矛等革命先烈遗物,证明吕家河是一块红色的土地。 从吕家河出发,跨过12公里的九道河,就到了景色宜人的武当南神道。景区已投资1900余万元,新修了1。6公里高标准的武当南神道栈道,以及会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售票大厅等旅游基础设施。这里,清晨鸟鸣婉转,傍晚松涛阵阵。深入大峡谷,放生桥、转运台、大龙潭、二龙潭、游龙峡等连串的美丽景观,令人目不暇接。今天的南神道景区,与武当山主景区一线串珠,形成了“前山看庙,后山观景;前山练武,后山放歌;前山朝圣,后山习俗”的互补格局。 旅游业的兴起,推动吕家河村从传统农业村向新型文化旅游村转型。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20余家,成立了以经营香菇、木耳、野山药、野天麻、土鸡为主的合作社8家,满足游客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建成薄壳核桃基地500余亩,桃树100余亩,茶叶300余亩。 有歌听,有山攀,有果采,有花赏……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引来四方游客。吕家河村所在的武当南神道景区,自2008年9月27日正式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记者宋克顺通讯员刘甲林丁家国) 还有3个地名与吕家河村同名:山西晋城陵川县西河底镇吕家河村贵州毕节市威宁县草海镇吕家河村山东莱芜莱城区张家洼街道吕家河村
吕家河村地区行政机构
吕家河村景点列表
吕家河村特产列表
十堰山野菜
十堰山野菜

山野菜是指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其根、茎、叶、果等器官可供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绝大多数山野菜生长在空气洁净、光照充足的自然环境里,不受废气、废水、粉尘及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因而被誉为纯...

十堰红薯
十堰红薯

红薯俗称十堰“三大宝”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总产4亿斤左右(折净粮),占湖北省第一位,是十堰的优势资源,在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居第四位。我市种植的鄂薯6号红薯,最高单产达到14962斤,淀粉...

十堰桑蚕
十堰桑蚕

十堰市桑蚕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由于市场波动,长期以来,产业忽上忽下,规模不大,链条不长。近年来,随着东桑西移项目的实施,十堰成为全国桑蚕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区,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发展生态桑蚕产业既...

武当酒
武当酒

武当酒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武当山景区办事处、武当山街道办事处、太极湖办事处共3个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关于界定“武当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武区函〔2014〕7号...

均州晒烟
均州晒烟

均州晒烟是湖北十堰市丹江口的特产。 丹江口市均州晒烟历史悠久,从1630年(明崇祯3年)前后从美洲传入在古均州开始种植,至今已380多年。均州名晒烟品种主要有“毛把烟”、“露白水”、“葵扇把(又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