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寨里镇 刘大下村
刘大下村介绍
刘大下村
刘大下村位于莱城西北17公里,寨里东南2.5公里处。汇河东岸。东临王大下村,南临王围子村,三村紧紧相连。村西有一条柏油路、贯通寨里镇和杨庄镇;村北是方寨公路。该村地处平原,水力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生姜和大蒜。全村现有320户,人口925人,耕地面积925亩。 据刘氏墓碑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刘姓由河北省真定府冀州迁至此地建村。相传一年大旱,数村联合起来到黑龙潭求雨,返回至该村,巧遇大雨,为庆祝久旱得雨,取名大下。因重名,冠以姓氏。曾名刘家大下,后简称刘大下。 清朝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大下保•刘大下。”1937年刘大下村划为莱芜县第九区(即水北区);1945年划为第十区(鲁西区);1949年划为十四区(寨里区);1953年划为第三区(仪封区);始建乡后隶属和顺乡。当时村党支部书记刘西之被选为第一任和顺乡的副乡长;1956年成立建国社,到1958年五大下与大下农场组建成红旗公社;1959年划为羊里公社;1964年划为寨里公社。后寨里公社更名为寨里镇至今。 刘大下村先年人口较少,村中湾多崖头多。总的地形是东高西低,村西过去从南至北有4个湾,一到雨季,大水相连;村南从前也有两个湾,是东西排列,东边的湾较小,西边的湾大,一到夏天两湾也是洪水相接。 过去村西中间一个湾面积最大,东西长80多米,南北宽40多米;湾两岸长着多年的老柳树,枝叶繁茂,奇形怪状的树根露出地面又扎入水中,高大的树枝垂人大湾中心。一到夏日,这里热闹非凡,游泳乘凉的大人小孩络绎不绝。湾中戏水的有的能一口气从东头潜入水底到湾西头;有的能潜入水底捉鱼抓鳅。湾两岸大树下乘凉的人有的讲故事,有的下象棋;老人们拿着长烟斗谈笑风生,成为当时该村的娱乐中心。 刘大下村中心有一棵老国槐树,相传明朝所栽。共栽了四棵,现只剩下这一棵,那三棵在1958年前还有,树心也都早巳空洞,树枝干枯。这四棵老国槐,传说是明朝刘氏老祖兄弟四人迁至此地时,每人在家门口栽了一棵。过去有种说法,要想过财主,门口就得栽老槐树。现有的这一棵老国槐树,已成了刘氏家族的宝物,树周长4米多,树心空洞靠树皮供应枝叶生长。树洞大得可供小孩玩耍。逢年过节老人们都到此烧香烧纸,以示对老祖的祷念。 刘氏老林的南沿紧靠一条直通莱城的大路(即今天的方寨公路),沿着大路砌了一条长长的大石台,顺着石台的里头栽着松柏和毛白杨树;老林的东南角靠近石台长有一棵硕大的柏树。树周长有三四米,树皮早已脱光。柏树根五杈八股露在地面,露地面的粗根有的成弓形,供人们骑坐玩耍。整个大树的头遮天盖地有一亩多地大。顺路石台都是有数百块光滑巨大的青石板垒砌而成;石台干净整齐,过路行人都到此处乘凉歇息,不少有文化的人议论老柏树的历史,观赏柏树奇特的身姿。再往林内望,大大小小的松柏树、槲树长得稠密,林内全天不见天日。老林中心有一棵大橡子树,高入天空。远远看去犹如一个护林卫士。林里的野草丛生,秋后的草足有一两米高。林中鸟儿常年不断,品种许多;它们在林中飞来窜去,叫声不停,在大家族的乐园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解放前刘大下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人口只有400多人;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百分之七八十的村民靠大镢刨地,只有 几家有耕牛,土地脊薄,产量极低,一亩地只收300多斤粮食。村民经济贫穷,文化落后。上学读书的寥寥无几。据考,在清朝时期,我村只出了一个小秀才刘纪增。因父母亡也没有成名。至于成名成家的人根本没有。民国时期,该村只有5个中学生,小学毕业生也不多,多数人是文盲。 刘氏家族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源条件,在种粮为主的同时,也种些大马和蔬菜。民国时期,我村一部分人利用生产大马的条件,跑商做生意贩运大马。干得较大的当时是刘金之,那时他一集发出几十个麻驮子,用骡马运往潍县等地。另一家是刘传琪,家中干着酱菜园,开着油果铺,另外雇着人往济南贩卖大马和布匹;其余几家如:刘清之跑东南,到南麻鲁村卖麻卖布:刘甲芳、刘传宝、刘西文跑茶山贩卖茶叶和大马。多数人是利用冬闲挑筐撅篓跑济南。 解放前后,该村木匠业很发达。原因是当时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木匠老师—刘传业。他的木工活非常精致,雕刻水平极高。四外八乡找他干活的,找他学徒的真是络绎不绝。当时,他教有八大名徒,驰名泰莱平原。该村和临近几个村的木匠,都是他的学生,他待人诚实热情,博得人们敬佩。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 刘家氏族迁至此地,几百年来以农为生,和睦相处,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 解放后,村民利用“二亩好地在大下”的优势,在种粮为主的情况下,大量种植大马、蔬菜等经济作物,增加经济收入。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大大调动了村民劳动积极性。土地种植结构有了新的变化,村民有的扩种大马,有的承包桑园、果园;有的种姜种蔬菜…… 近几年该村种植模式是:大姜、大蒜、种植各半,精心管理,科学种田。村民经济收入颇丰,户户翻盖了新瓦房,人人过上了小康生活。全村是安居乐业,百业兴旺。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家家都搞起了小副业。有的养鸡,有的蒸馍馍;有的出豆腐,打火烧;开车行的,开饭店的,干木匠的,搞缝纫的有几十家,最没有本事的也干些小买卖,如卖水果,卖青菜,没有一个闲着的。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该村养猪事业大发展。当时全村300多户人家,家家有栏有猪,有的至今还有两座栏都养着猪;有些农户养着两三个0猪;喂肥猪的一年养20多头,卖小猪的一年有的卖四五窝。不少村民发了养猪财。现在该村又出现了喂羊热潮,80%的户都喂着羊。羊的品种越来越向高贵品种发展。有的一只羊上千元。喂养户经济收入非常可观。 从90年代初,随着生姜大蒜的大量种植,该村建起了生姜、大蒜收购点。规模较大的几家都建在原来的刘家老林地带,这个地方处于三岔路口,交通方便;现已成为刘大下村的经济开发区。 购销大户刘乐永建厂十多年,规模发展快,建起了大型加工厂。现在固定资产上千万,年效益上百万,每年上交国家税金十几万。现有大型冷库、变电室,厂房百余间,大型洗姜机两座,常年雇工60多人。个人有红旗小轿车,有大汽车、手机等;收购的姜蒜天天装集装箱,从青岛装轮船直销日本、韩国等地。他多次到日本参观和洽谈业务。多次受到市、县、镇的表彰。 老书记刘西俭,退休后从1987年到老林建姜蒜收购站。他起步早,买卖干得非常兴隆。扩建了厂房40多间,有大型洗姜机,有汽车,年效益五六万;联系八方客户,把姜蒜运销全国各地,为村民卖姜卖蒜提供了方便,多次得到镇、县表彰。 在刘乐永、刘西俭的影响带动下,该村现已建有十多家姜蒜收购站。发展比较快的还有刘桂学,现有新建厂房30多间,也建了一座大型洗姜机,淹姜池两个;顾用十几人收姜收蒜。联系客多,吞货量大。可谓后起之秀。像刘桂江、刘延华、刘加祥、刘西岩等人,他们也已形成了规模,年效益也上万元。这些收购点的建立,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也与时俱进。近十几年来,我村扫除了文盲,学校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村民政治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文革前,全村只1个大专毕业生,中专毕业生8人,初中生也只有10多人。现有大学毕业生30多人,中专、高中毕业生60多人;在家经商、务农的大都是初中毕业生。大学毕业在工作中较有名气的有:20世纪80年代初期山东大学毕业的刘桂刚,现任省卫生厅防疫处处长,1985年四川建筑学院毕业的刘延友,现任莱芜市建安集团总经理、-、高级工程师;1986年在北京人民大学毕业的刘桂国,现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1984年山东大学毕业的刘桂新,现任济南中建八局建筑工程经理,刘延才现任钢城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刘瑞祥原任莱芜市农委主任。 在教育战线工作的,教师有1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有5人,他们是寨里五中教师刘乐寅;大下中学校长刘文祥;寨里中心中学校长刘桂勤;寨里二中校长刘平祥。寨里中心中学教师刘西廷。 刘大下村10多年来,随着住房条件的改观,卫生健康条件有了很大地提高。村内建了卫生室,儿童定时打防疫针,中、老年人有病能及时治疗;村民的饮食起居都比以前清洁干净,与城市居民没有什么区别。现在我村老年人寿命大大延长。平均年龄增长了15岁。许多老人凑到一起就说:“姜蒜大丰收,吃穿不犯愁;现在干活轻、吃的好,六十、七十不见老,多亏党的政策好。” 刘大下村人,从过去就有侠肝义胆为国尽忠的精神。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鬼子的疯狂侵略,我村热血青年刘英之不顾父母年迈多病,积极参加八路军。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后来在上海与敌人搏斗中壮烈牺牲。大下镇农救会长刘传贤(刘文),0员,为党的革命工作出生入死,当时环境恶化后,在刘子正带领下转移到北山陡崖一带山区与敌人斗争。后来在“肃托”事件中被错杀。知名人士刘乐德(字子明)用优越的家庭条件支持、掩护0的领导干部刘子正搞革命。 解放战争时期,我村青年刘西友、刘乐林等人,踊跃报名参军。刘西友,刘桂章和刘乐林在战场上勇敢杀敌,壮烈牺牲,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1952年的抗美援朝时期,青年刘桂宝,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前沿阵地编快板作宣传,鼓舞志愿军战士的杀敌勇气。 1986年的-中,青年战士刘桂敬,在越南战场上勇敢机智,英勇杀敌,荣立三等功。 建国以来,该村热血青年积极报名当兵者近百人,其中,部分同志干得非常出色,有的立了功,受了奖;有的提升为军官;有的转业到地方行政部门当干部。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刘大下村地区行政机构
刘大下村景点列表
莱芜黑龙潭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九龙大峡谷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旧址位于莱城区铁车乡石湾子村。地处山脚下,比较隐蔽,飞机不易发现,是理想的指挥部。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25米,宽18米。现有瓦房12间,其中北房5间,东西长18米,...

文昌岛景区
文昌岛景区

该景区位于莱城区雪野镇雪野湖中的文昌岛上,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这里阳光、沙滩、草地、柳堤、竹楼一派南国风光。 文昌岛是雪野湖中唯一的一座小岛,相传凡是来过此岛的书生,必中状元。1958年修建水...

刘大下村特产列表
风味姜丝肉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蒜仔酒香黑猪肉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莱芜煎饼用调成糊状的玉米面或小米面等几种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莱芜煎饼在过去一度成...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是口镇的一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莱芜香肠以莱芜黑猪肉为原料,并配以丁香、莳萝子等中药材,不但味道香醇,回味悠长,而且有增强食欲之功效,还有耐槠耐用之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其中顺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