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雪野镇 邢家峪村
邢家峪村介绍
邢家峪村
邢家峪村位于莱城西北25公里、镇政府驻地南7公里处。西邻小罗圈村,南邻后黑山村,北邻小楼村,东临雪野水库。全村现有2010口人,1320亩耕地。 明朝正德5年(即公元1511年),邢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因选址在汇河西岸的山峪之中,冠以姓氏,故名邢家峪,分大、小邢家峪。1959年,因修建雪野水库,原址被水库占用,迁至今址。自建村至今,已有490年的历史。村0有邢、王、李、孔、傅、朱、刘、孙、周、纪、许、胥等12姓,其中邢、王、周姓居多。 抗日战争初期,因袭旧制,雪野周围一带的村庄分别属于莱芜县第七区和莱芜县第八区所辖,当时区以下设乡(镇),乡(镇)直接领导村,邢家峪村属七区管辖;1941年春,根据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莱芜县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同年,撤销乡(镇),划大区为小区,以区辖村,邢家峪村属莱北雪野区;1945年10月,三县合并,复称莱芜县;1951年3月,莱芜县改地名区为数字区,雪野区为十二区,邢家峪村隶属十二区;1955年10月,莱芜县又恢地名区,邢家峪村隶属雪野区;1958年3月,撤区划乡,邢家峪村属雪野乡;同年10月,上游人民公社成立,邢家峪村划归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为上游办事处,辖上游、大厂、西峪、安子湾、雪野五个小乡,邢家峪村隶属雪野乡;1985年11月,上游办事处分为上游、雪野、鹿野三个乡(镇),邢家峪村隶属雪野乡;2001年,撤乡并镇后,上游镇、雪野乡、鹿野乡合并为雪野镇,邢家峪村隶属雪野镇。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保障部队的生活供给,邢家峪村人民自觉安碾、磨,节衣缩食,日夜操劳,支援部队,保证了部队生活供应,被部队誉为支前碾、支前磨,遗迹现在孔雀山旅游区内保存完好。在此期间,驻雪野区的八路军四支队武器弹药匮乏,为抗击日寇的侵略,自己动手制造武器。经反复考察,将兵工厂建在了山奇石险、可退可守、林木茂密的孔雀山,为部队的装备提供了保障。1944年3月17日,日伪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邢家峪“3•17”惨案。这天凌晨,日伪军1500余人包围了邢家峪村,施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1977年,为了解决村民浇地难的问题,在县委委员、村支部书记邢义业同志的带领下,全村人民吃窝头,睡窝棚,用小车,使钢钎,历时2年3个月在村西两山之间建起了龙湾子水库。其坝身长达40米,高达30米,不但能浇灌700亩地,而且也是雪野三峡旅游区的一道雄伟景观。1995年1月,新一届党支部成立后,决定加高龙湾子水库。村干部一班人卷起铺盖,昼夜靠在工地上。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仅用24天,硬是用绳子把120吨水泥、1500方沙石,送到坝顶,完成了3米高的石砌。1996年建集贸市场,拆迁大小180多间房子,正月底全部拆迁完毕,整整提前了一个月。村东1000余亩的山场和粮田,常年得不到灌溉,而村西的大山沟里却常年细流不断。支部一班人东挪西借,凑了9万多元启动资金,投资30多万元、投工1.5万多个实施了调水工程,建起了3个千方大水池,铺设了2800多米的低压管道,实现了自流灌溉。在此基础上,又先后新建或加高、加固了5座水库,增加蓄水44.5万方;修防渗渠3000米,铺设软管3500米;开发土地3500亩,植树37.5万株;修路32.5公里。累计投资400多万元,投工35万个。支部一班人还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先后办起了保温材料厂、冰糕厂、建筑公司、农副产品购销站等5处村办企业。同时,大力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先后扶持发展了网箱养鱼户100多户,路边饭店30多家,其他各类专业户200多家。 邢家峪村现有山场面积9800亩,人多地少山场大,其经济特征主要是观光林业、生态农业,快速发展旅游业。该村地处古代齐长城、锦阳关,西靠华山林场,东临莱芜境内的特大水库——雪野水库。邢家峪村交通四通八达,通往省会济南的省道莱明路穿村而过,东有普雪路,北有仲临路。公路、交通便捷,乡村路、旅游路纵横交错。 邢家峪村从20世纪60年代就是全县治山、治水、综合治理的先进典型。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立足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水为题,水陆并进,内引外联,发展旅游业。目前,该村的旅游开发已初具规模。 孔雀山风景旅游区(原名金泥湾风景旅游区,因航拍显示,整个景区酷似开屏孔雀,所以改名为孔雀山旅游区),经省市领导和有关专家反复考察论证,已完成了山、水、林、田、路、景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投资350万元,开发了金泥湾、情人屋、兵工厂遗址等30多个景点。修筑了36华里环山旅游路,20华里人行便道,建成了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容纳大小汽车500辆的停车场2处;建设各式别墅4处;容纳500人的特色餐馆7处。各类娱乐设施初具规模,已建成小型娱乐场2处,娱乐项目14个,实现了水通、路通、电通、通讯通。孔雀山风景旅游区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于一体,绿、清、奇、幽、险于一山,美丽的自然景观与古老的民间传说、奇闻轶事相融合,已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景观资源。 其后,又由邢伟杰牵头,投资128万余元开发的雪野三峡旅游区也初具规模。风景区内不仅有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多彩的美丽传说,还有雄伟的山岳景观,多姿的奇石景观。整个旅游区以四季常绿树种为基调,力求实现春花、夏荫、秋果、冬青四季有美景,绝对不会令人感觉到丝毫寂寞。 该村目前在全镇各项工作中,皆名列第一。在库区第一个达到小康标准;在全镇第一个实现自来水、电话村;在全镇第一个接通有线电视;第一个建起高标准、而且达到“双基”标准的教学楼;第一个建起高标准的卫生所、幼儿园。该村狮子舞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曾在1995年莱城区首届农民艺术节上荣获表演一等奖。第一个依靠自身力量、滚动发展,成为既无外债、又无内债、集体积累逐年上升的村,第一个计划生育年年达标,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有“夜不闭户”之说。该村连续5年被0莱城区委评为“优秀党支部”,1999年7月,被0莱芜市委授予“红旗党支部”光荣称号。 邢家峪村民自古以来就有勤劳、勇敢、善良、团结的优良品质。而且现在村民的观念与时俱进,也具有了鲜明的创新精神。1992年,邢树业借着雪野搞旅游开发区的契机,在莱明路边路边盖起了一栋餐饮楼,亮出了“鱼头大王”饭店的招牌。邢树业生在湖边,长在湖边,研究鱼的烹饪技术,逐渐摸索出了几十种鱼的吃法,在他眼里,鱼的全身都是宝,没有做不成下酒菜的。邢树业首家推出了“沙锅鱼头”的新口味。“沙锅鱼头”的做法是在沙锅内放人上等的花鲢鱼头,再辅以各种佐料,不放水,不放汤,不煮,不蒸,不炒,而是用慢火煨,类似于老百姓所说的“干烤”。这样的工序完成后,即鱼头煨熟掀锅,一看,鱼肉洁白细腻;一吃,味道鲜香滑嫩,让人禁不住胃口大开。 邢家峪村,虽在山谷中,可建设的是一座山城。虽是山村,村民的思想、观念却不落后于市民。邢家峪村在祖祖辈辈的努力奋斗下,将不断谱写出农村发展繁荣的新篇章。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邢家峪村地区行政机构
邢家峪村景点列表
莱芜黑龙潭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九龙大峡谷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旧址位于莱城区铁车乡石湾子村。地处山脚下,比较隐蔽,飞机不易发现,是理想的指挥部。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25米,宽18米。现有瓦房12间,其中北房5间,东西长18米,...

文昌岛景区
文昌岛景区

该景区位于莱城区雪野镇雪野湖中的文昌岛上,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这里阳光、沙滩、草地、柳堤、竹楼一派南国风光。 文昌岛是雪野湖中唯一的一座小岛,相传凡是来过此岛的书生,必中状元。1958年修建水...

邢家峪村特产列表
风味姜丝肉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蒜仔酒香黑猪肉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莱芜煎饼用调成糊状的玉米面或小米面等几种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莱芜煎饼在过去一度成...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是口镇的一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莱芜香肠以莱芜黑猪肉为原料,并配以丁香、莳萝子等中药材,不但味道香醇,回味悠长,而且有增强食欲之功效,还有耐槠耐用之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其中顺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