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羊里镇 红岭子村
红岭子村介绍
红岭子村
红岭子村隶属莱城区羊里镇,地处莱城西北20公里、镇政府驻地西南约4公里处。东隔汇河与山口村相望,北与羊里镇东土屋相邻,南与羊里镇付家庄村相接,西跨青石山是址坊村,人口835人,耕地770亩。 据庙碑记载,清乾隆十九年(1754),赵、魏两姓由山口村迁此建村,曾名义和乡,因村西有红土岭,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改称红岭子。 据考,该村曾两易村名。清朝同治十三年,岳、张、赵、魏、陈五姓人家414口人,从山口村搬来时,村前有一条西北东南流向的小河,叫益河。河上一桥,桥头一碑,高约18米,-“益河桥”三个颜体大字。当地老百姓有一俗语:村前一条河,祖祖辈辈难为不着。故在此立村,并以河取名益河庄。村西有3座小山相连,西北山谓之西山子,中间谓青山,西南山谓波阳山。西山脚下有一种红色的石层,被雨水冲刷以后,形成红褐色的小砂粒。人们对红色特别钟爱,认为红色象征吉祥,能给村里人带来好运,遂将“益河庄”改称红岭子。最初魏、赵、张三姓最多,后岳姓渐无,以魏、赵、张、陈四大姓为主。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和义乡•红岭子。”明清时属山口保;民国初属雪野区;1946年9月归仪封区;1958年归羊里乡;后依次隶属羊里公社、寨里公社、羊里公社、羊里办事处、羊里镇。 红岭子村倚大山,临河津,民风淳朴,村民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安居乐业。村西曾有碧霞元君祠,香客不断。清末年间,魏姓在村西建一朝阳门,为挡风水外流。门2米高,2米宽,只用灰土、石块干砌而成,至今保存完整。1996年村中通南北中心大街一条,长500米、宽10米,水泥砂石铺筑路面。1999年在大街南北两端建牌坊门两座,北门取名“红星门”,南门取名为“义和门”,为“益河”谐音。一是为了大街美观,更重要的是,寄托了村民渴求平安顺利的良好心愿。红岭子村尊崇文化,人才辈出。红岭子西山埋藏大量青石,是建房筑路的优质石材。但因早年传说西山3个头预示着出3个秀才,扒了山头就破了风水,因而直到明末清初没有人打过一次石头。村民盖房修路所用石头,都从外村运来。事有巧合,晚清时期,村里有魏绪端、魏绪午两兄弟接连考中秀才。魏绪端书画造诣颇深,据说岱庙西墙壁上的进京图出自魏氏之手,还有部分书画流传民间,视为珍品。正是由于红岭子村人崇尚文化,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达六十多人,其中博士生两名。魏传锋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魏玉梅就读于山东医科大学,而且门第之内兄弟姐妹,接连中榜的也不乏其人,周围村庄极为称道。 红岭子村民风淳朴,村民安居乐业,多有风雅,尤爱戏文。在20世纪30年代,由魏振隋等人创办了杂耍剧团,玩跑旱船、花船、狮子舞、扭秧歌,踩高跷、二人转《小放牛》等节目。演员化妆后,脚踏高跷,边扭边唱,自娱自乐,既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陶冶了村民的情操。在此基础上,1956年冬由村民张纪栋、魏光秋等人创办了红岭子庄户剧团,人数最多时达70多人。他们用莱芜梆子唱腔演唱传统剧目,如《燕王扫北》、《平阳池》、《辕门斩子》等30多个剧目,六七十年代也曾唱过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业余剧团更加活跃。在村委的支持下,每到农闲季节,剧团自发组织,天天排练,定时演出。年前年后还走村串乡演出。每进农历腊月,剧团组织秧歌队,离休老干部魏广友夫妇还拿出自己的积蓄买来服装、道具,办起70多人的秧歌队,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6岁。秧歌队载歌载舞到镇机关、企业等单位慰问演出。由于剧团班子功底扎实,节目精彩,曾多次参加区、镇组织的文艺汇演。2000年参加莱城区农民业余剧团文艺汇演,获创作表演奖。 红岭子村地处山区与平原交界处,并不富足,但精神充实,辛勤耕作,不断追求幸福文明的生活。村中有许多乐观、健康、长寿的老人。寿星当推杨世英老人,一生检朴,喜爱劳作,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一年四季习惯生水,很少生病,从不吃药,乐观豁达,生活起居很有规律,养成高寿,五世同堂。1996年10月,时任市委书记张敬茂、市长时立军在“九•九”老人节,亲自登门看望,带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老人于1998年去世,享年106岁。 红岭子村西青山子,盛产青石材,可开采加工。现有石料加工厂l处,生产石子。雪野水库西干渠从东北向西向南绕村而过,每遇干旱及时放水,基本上保证了村北农业用水。2001年该村在村南打深井的基础上搞南水北调,埋设地下管道800米,建蓄水池一座,彻底结束了红岭子村靠天吃饭的历史。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红岭子村地区行政机构
红岭子村景点列表
莱芜黑龙潭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九龙大峡谷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旧址位于莱城区铁车乡石湾子村。地处山脚下,比较隐蔽,飞机不易发现,是理想的指挥部。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25米,宽18米。现有瓦房12间,其中北房5间,东西长18米,...

文昌岛景区
文昌岛景区

该景区位于莱城区雪野镇雪野湖中的文昌岛上,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这里阳光、沙滩、草地、柳堤、竹楼一派南国风光。 文昌岛是雪野湖中唯一的一座小岛,相传凡是来过此岛的书生,必中状元。1958年修建水...

红岭子村特产列表
风味姜丝肉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蒜仔酒香黑猪肉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莱芜煎饼用调成糊状的玉米面或小米面等几种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莱芜煎饼在过去一度成...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是口镇的一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莱芜香肠以莱芜黑猪肉为原料,并配以丁香、莳萝子等中药材,不但味道香醇,回味悠长,而且有增强食欲之功效,还有耐槠耐用之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其中顺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