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口镇镇 陶南村
陶南村介绍
陶南村
陶南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口镇西南6公里处,平原地带,东与张家洼街道办事处张高庄、片镇等村接壤,西与郭陈村、刘陈村为邻,南靠长埠岭与方下镇的台头、韩官庄相望;北与陶北村紧连。村庄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3166亩,现有人口2801人。 陶南村与陶北村原属一个村庄,原名陶家陈村、陶镇。据陶、胥、赵几家祖谱记载:始祖都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从冀州枣强迁来定居的。 村中姓氏有十四,其中陶、胥二家人口最多,约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其次是赵、王、李、郑、韩、董、黄等姓氏,其他姓氏人口较少,霍姓为坐地户(现已无人)。村民们世代和睦相处,从不分宗族,贫富,无论是婚丧嫁聚,还是筑房迁居,大家都是互帮互助亲如一家。 陶南村因处于口镇、方下、羊里三镇的交界处,随着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也变化较多。据《莱芜市志》载,明正德后改里为保,陶南(陶北)编为镇里保;清代仍为镇里保,后改为辛兴保;民国初年陶南属口子区;1946年,当全县增添汶阳区,仪封区和杨庄区时,陶南(陶北)又划归仪封区;1958年3月又属羊里乡所管辖;同年10月,为羊里人民公社;直到1960年4月,撤销羊里人民公社后,陶南又归口镇人民公社、口镇办事处、口镇所属至今。 陶南村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全村曾设两个点,即东南点,村长胥士修。西南点,村长董立斋。与此同时村(陶南陶北)总支部书记李顺章(陶北村人)发动群众成立了28个互助组,到1955年这28个互助组合为建华初级社,后合并为陶陈村高级社,1958年,跨入人民公社,1984年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陶南大队随之改名为陶南村委会。 陶南庄地处交通要道,经济发达,集市繁华,从清朝中期到建国初期,这里一直是从济宁、泰安到博山的必经之路,每天推车的、挑担的、骑马的、坐轿的络绎不绝,村内的“狮子口”为中心,以东西大街为主线设有食宿、客店就达十几家,酒店、油坊、木匠铺、点心铺、杂货铺20多处,他们所起的店号、堂号是以大街南北之分,如:南店、北店、南油坊、北油坊等。早晨天不亮,店家就生火做饭,客商早起赶路,此时的大街车水马龙,人欢马叫好不热闹;夜幕降临,客商投宿,满街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番盛腾景象,尤其每逢农历一、六日,陶镇大集更增添了热闹气氛,卖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比比皆是,说书的,唱戏的,打拳的,卖艺的,更让人感到趣味盎然。 陶南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拥护中国0的领导,永跟党走。村中有志之士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纷纷加入党组织,到抗日战争时期,全村0员发展到60名,解放战争时期达到75人,成为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不畏艰难因苦,不怕流血牺牲,同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郑觉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1937年7月7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犯中国,为了抗日打鬼子,1939年3月,党组织派正在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任排长的党员郑觉民,回口子区组织二区武装力量。当时,陶占一任二区区长,魏佑田(冶庄人)任副区长,郑觉民任区中队队长,根据地就设在陶镇。郑觉民才思敏捷,行步如风,当时有首民谣称赞他和同事:“郑觉民的腿,魏佑田的嘴,陶占一的笔”,可谓“三快”之绝。郑觉民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指挥有方,区中队(一半以上是陶南陶北人),在他的带领下,南征北战,声东击西,配合我主力部队打得敌人晕头转向,闻风丧胆。1941年初夏,郑觉民得知驻口镇的日伪军去莱城的情报后,他带领游击队员配合鲁中军区主力部队打伏击战,先割断敌电话线,又在公路正中挖了一个大坑,然后在港里村前的林地里部署火力,主力部队主攻,区中队打截击。当敌人从垂阳河绕道向港里进发,进入我们的埋伏圈时,一阵猛烈打击,使敌人乱了阵脚,鬼子兵急得哇哇大叫,汉0们吓得抱头鼠窜。郑觉民冲锋在前,区中队员集中火力,猛打猛冲,战斗很快结束。这一仗击毙鬼子20多个,区中队还活捉了一名鬼子,而且缴获手枪、步枪若干支,还有一挺歪把子机枪。1941年6月,郑觉民带领镇区中队员打的古城一仗,打死鬼子十几人。1940年正月十五日,日本鬼子高野率三百余名日伪军分三路包剿陶镇,郑觉民以五路迎敌,战斗持续一天,敌人终不能进犯陶庄镇,损伤20多名日伪军。1942年,这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为了保存力量,区中队撤离陶镇,驻进大北山。敌人乘机而入,在陶镇建据点,修炮楼,四个炮楼未修完,就被郑觉民派人员燃烧,一夜全部化为灰烬。从1939年到1943年,郑觉民指挥上百次的大小战斗,负重伤轻伤十余次,但他从不胆怯,仍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1943年初,他因病隐蔽在家休养,3月l5日,被敌人侦知逮捕,不久被敌杀害于济南。郑觉民牺牲后,军区司令员廖容标曾号召部队向郑觉民同志学习。 村人陶传亮,生于1923年2月,1936年加入中国0,次年参加八路军,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在多次战役中英勇杀敌,全身受伤16处,立下赫赫战功。1943年被莱芜县委县政府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并赠其家庭“为民前锋”英雄门匾。 1946年,在解放战争大动参时,陶南村有38名青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受到县委领导的表彰和奖励。 1947年2月莱芜战役打响后,陶南村成了前线临时包扎所和休养地,为了保护好人民子弟兵,家家户户腾出新房子让解放军住,把最好的食品给解放军吃,精心照顾伤员。 陶南村人杰地灵,上溯明末陶氏就有“一门三将军”之传说,清代有“四进一举三贞生”之美谈。郑氏家族,共有161口人,其中就有郑觉民、郑绍文、郑立明、郑立昭、郑立公、郑立文等人投身革命,不怕牺牲(其中四名为烈士)。建国后有郑绍文、郑立昭、郑维义、郑维福等人担任地、市、县级干部。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其家族有15人被录取,有3人成为研究生,有3人成为大学教授,1人出国留学。 陶南能工巧匠大有人在。建国初期,赵纪增(外号赵二庚)的整骨推拿法在莱芜境内颇有名气;瓦工赵振芳支锅灶,最后“一刀泥”(管灶火旺否)实为绝活;胥树胜做的糕果香甜可口,倍受人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中经济能人脱颖而出,成为改革开放中的弄潮儿,如:大木工董来生,创办高级家具厂一处,产品直销莱城和莱钢;商品批发户陶可银,固定资产50多万元,经营占地面积1亩之多,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种植大户赵振安、陶新刚,承包土地几百亩,自购拖拉机、脱粒机、三轮车、抽水机等,田间管理机械化…… 注重文化事业发展,这是陶南村人从古到今的优良传统。建国以前,教育以私塾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陶南建有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各1处。尔后高级小学改为陶镇完小,除本村儿童就读,也接收陶北、郭陈村、刘陈村的学生就读。1969年,改名陶南小学。陶南人舍得花钱办教育,1996年,村里集体投资与村民及各界人士捐助结合的方法,建起可容纳12个教学班的二层教学楼。新小学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自198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现在,村0考取大中专人数250余名。到2002年,出国留学2名(陶可胜、郑宏伟留学加拿大),博士生3名,研究生4名,大学教授5名。 陶南人热爱文化、追求艺术。在清朝末年,村里就活跃着一支打击乐队,逢年过节,他们走上街头,演出“跑旱船”、“花鼓罗子伞”。50年代中期,成立了业余剧团,以莱芜梆子为主,兼有京剧、吕剧,演出节目有《四郎探母》、《包头山》、《平阳池》、《苏三起解》、《王汉喜借年》等传统节目。60年代初,演出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十里八乡闻名。70年代初,改称业余文艺宣传队。1971年至1972年,由胥学增编剧,董开银、陶福新、胥京美主演,胥日成导演的《一页桥板》、《送良种》,分别参加了莱芜县农村文艺汇演,均获得创作奖和演出奖。年近七旬的胥日成是文艺爱好者,他吹、拉、弹、唱样样行,1972年5月24日《大众日报》农村版曾报道过他的文艺宣传事迹。 陶南人有着较强的经济意识。建国以后,迅速恢复了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善生产条件。50年代末,在村东建起蓄水5万多立方米的塘坝一座;60年代末至70年代,先后建起了果园、菜园、养猪场,并办起了砖瓦窑、粉皮坊、豆腐坊、磨坊等20多个村办副业。1974年,村人参与了造田工程。1975年“农业学大寨”期间,村人开展了“东大荒”地片1000多亩土地的治理,使这片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田。同年,还对南峪地片进行了划片调向。1976年,开展了治理村南“泉子沟”大会战,通过填沟、深翻、整平、挖渠配套治理,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村人注意农机推广。1972年,购买大型拖拉机5部,小型拖拉机2部,播种机2部,建起了较标准的拖拉机站,24个生产队都购买了汽油机,随之又添置了脱粒机,从此全村基本实行了半机械化。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村民们千方百计创高产,每年向国家交售粮食30多万公斤,成为全镇的交粮大户。1994年,长埠岭地块被列入黄淮海农业开发片,村人投工投劳,参与治理,达到路成、渠成、林成、田成方,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村人积极打机井,由单一种植粮食开始向种植姜、蒜等经济作物转变。2001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建立后,组织新打井25眼,蒜姜面积增加到2000余亩,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农业结构调整先进村”,成为全镇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单位。硬化、整修、新修道路6条,改善了村容村貌。该村曾被口镇党委、政府评为红旗文明村。 陶南有着开拓创新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正积极奔向小康村。还有2个地名与陶南村同名:广东汕尾市海丰县陶河镇陶南村青海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南村
陶南村地区行政机构
陶南村景点列表
莱芜黑龙潭
莱芜黑龙潭

黑龙潭旅游区位于莱芜市西北40公里,是九龙、九天两条大峡谷的入口处,著名景点有黑龙潭、擎天崖等。黑龙潭水墨绿幽深,澄碧如玉,春秋季节,中午时分立于潭边,仰望晴空,可看到一颗明星,这就是著名的莱芜古八...

九龙大峡谷
九龙大峡谷

横跨大王庄、雪野两个乡镇 ,穿越15座山峦,下自龙尾、上至房干,全长约10公里。谷中古树参天,两边奇峰突兀,山、泉、潭、瀑、洞分布于峡谷,至今保持原始风貌。有卧龙峡、杏花村、照壁峰、黑龙潭、龙女潭、...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

香山景区位于大王庄镇西部, 景区内山势蜿蜒曲折,大气磅礴,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资源独特,原始生态环境优良。 该区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文化风景区”,主要功能...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

陈毅指挥所旧址位于莱城区铁车乡石湾子村。地处山脚下,比较隐蔽,飞机不易发现,是理想的指挥部。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25米,宽18米。现有瓦房12间,其中北房5间,东西长18米,...

文昌岛景区
文昌岛景区

该景区位于莱城区雪野镇雪野湖中的文昌岛上,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这里阳光、沙滩、草地、柳堤、竹楼一派南国风光。 文昌岛是雪野湖中唯一的一座小岛,相传凡是来过此岛的书生,必中状元。1958年修建水...

陶南村特产列表
风味姜丝肉
风味姜丝肉

主料:猪里脊肉配料:莱芜生姜猪肉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物别鲜美。猪肉为...

蒜仔酒香黑猪肉
蒜仔酒香黑猪肉

莱芜黑猪肉——蒜仔酒香黑猪肉原料:莱芜黑猪肉1000克,蒜子200克,二锅头酒150克调料:精盐20克,鲁味鲜酱油100克,葱姜各10克。推荐理由:作为莱芜主要特产之一,莱芜黑猪以耐粗饲、抗病强、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

莱芜煎饼卷三鲜莱芜煎饼用调成糊状的玉米面或小米面等几种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莱芜煎饼在过去一度成...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是口镇的一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莱芜香肠以莱芜黑猪肉为原料,并配以丁香、莳萝子等中药材,不但味道香醇,回味悠长,而且有增强食欲之功效,还有耐槠耐用之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其中顺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