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江西 上饶 婺源县 赋春镇 甲路村
甲路村介绍
甲路村
甲路村委会简介 【甲路村委会】以驻地甲路村命名,共7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农户615户,人口2279人,水田面积2500亩,山林面积37500亩。建国前夕辖区隶属信义乡第一、二保,1949年属鄣西区甲路乡,1950年划入第七区甲路乡,1958年为赋春公社甲路大队,1961年改属甲路公社,1984年改成甲路乡,2006年“撤乡并镇”甲路乡并入赋春镇管辖。 【甲路】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安徽歙县篁岭张澈,排行第三,即大三公迁居于此,乃甲路村始迁之祖。甲路村东距婺源县城40公里,西距景德镇市58公路,是千年古村,村中有古驿道,旧时是上通徽州下通饶州的必经之地,“甲路”也因此而得名。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民族英雄岳飞讨李成路经甲路时,曾于“花桥”吟诗抒怀:“上下街连五里遥,青帘酒肆接花桥,十年征战风光别,满地芊芊草色娇”。甲路工艺伞名扬天下,有民谣唱到:“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杭州的丝绸不用拣”。1933年,婺源县委在甲路村成立甲路区苏维埃政权,同时还组织了区武装游击队,1949年2月,父梁县工委在此召开了第一次全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婺源县人民政府。村中还有遗址:“太子书院”、“马延鸾第”和“马家花园”,是宋丞相马延莺(甲路张氏女婿)逸居之所。 【冷水坑】本镇上严田李姓建村,已15代,原名锦田,后以村边一清弘澈见底冷水坑而得名。 【梅村】东北距家路村2.5公里的小溪西岸的平畈上,邻村三门江江道生建居梅树旁,取“红梅斗雪,笑迎春风”之意而得名,已19代。 【徐冬坑】又名徐源,徐姓建村于由西往东流的坑溪旁,故名。徐姓衰后,本邑清华胡晓迁入沿用原名已18代。在甲路西偏南4公里的山坞里。 【梅源】明初,婺北宋朝程积光迁于此地,见村基形似梅花,但惜秋冬泉源干枯,为期风调雨顺,取名梅源,东偏北离甲路4公里。 【三门江】在甲路西南3公里的山坞口,明初,初名江家,数年后,因江章二子分居而改为今名。 【大坑】明末,甲路张忠义建村,在甲路南偏西3公里的山坞口。 还有1个地名与甲路村同名:安徽宣城市宁国市甲路镇甲路村
甲路村地区行政机构
甲路村景点列表
甲路村特产列表
上饶山茶油
上饶山茶油

上饶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六个油茶重点示范县之一,境内油茶林面积达76.5万亩,2001年上饶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荣誉称号。经上饶县人民政府确认上饶县恩泉油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上饶...

上饶青丝豆
上饶青丝豆

上饶青丝豆 江西 上饶县红叶绿色果蔬专业合作社 上饶县上泸镇、华坛山镇、茶亭镇、皂头镇、四十八镇、煌固镇、五府山镇、郑坊镇、石人乡、清水乡、湖村乡、尊桥乡、应家乡、黄沙岭乡等14个(乡)镇。地理坐标...

五香笋豆
五香笋豆

选取颗粒饱满的黄豆为原料,细细地洗净,加上各种香料,如桂皮、八角茴、竹笋等,用小火慢慢地炖,快收干时加食盐、酱油。加上了各种香料煮熟了的豆子,在太阳底下晒过,因为内里缩小而外皮却膨胀了,那微微有些皱...

土蜂蜜
土蜂蜜

土蜂蜜 产于赣东北怀玉山、武夷山、鄣公山密林。土蜂酿百花之蜜,每年剥蜜一至二次,酿蜜时间长,浓度高,香浓味纯,营养全面,保健功效显著。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酶类、核酸、黄酮类等...

上饶“早梨”
上饶“早梨”

上饶“早梨” 产自上饶县田墩、花厅镇、应家、尊桥乡等地,尤以枫岭苏家、陈团畈所产最佳。果大皮薄,色白光滑,肉质细嫩,汁多渣少,味甜微酸,酥脆可口。梨果去皮或切开后,过夜不黄,清嘉庆年间荐为贡品。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