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安徽 黄山市 歙县 狮石乡 营川村
营川村介绍
营川村
(一)地理位置 狮石乡营川村地处歙县最偏远的西南山区,距歙县城78公里,距黄山市66公里,西于休宁县的白际乡交界,东南面与浙江省淳安县毗连,属“两省三县”交界地。 (二)自然环境状况 1、气候 营川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年温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常年盛行东北风,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全年日照时数1900小时左右,受海拔高的影响,昼夜温差较大。 2、地质与土壤 山体主要有千枚状砂岩、砂质千枚岩、石英砂岩、西沙岩组成。土壤以黄红壤向山地黄壤、暗黄棕壤过渡,土壤厚度中等,叫贫瘠,山体石砾、沙石含量较高,水眼较多,山体结构不稳定,在汛期和强降雨期,极易发生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其中,村九组所在地塌山为县5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之一。目前,地质队发现营川学校后山有磁铁矿藏,有待进一步开发。 3、水文 营川村所在区域为典型的山体集水区,四周山体径流自众多的山间小溪汇入营川河,营川河河床较低,河面较窄,在连续强降雨时,常发生洪灾。村内地下水水源充足,主要为近代河谷冲积砾、砾石层孔隙潜水,水位埋深在0.6~9.5米之间,水质非常好,现已发现多处温泉,经检测,品质与黄山温泉相当。 4、地形地貌 营川村属于典型的高山地带,村庄位于相对平缓的山坡和山脚。山体众多,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山顶多呈尖型,山坡大多陡峭,坡度在50度以上,谷地较为狭窄,山麓有人工开挖的部分阶梯级状耕作地。 5、森林植被 营川村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主要分布有松、杉、枫香、麻砾、毛竹以及部分珍惜植物如银杏、红豆杉等。森林生态环境受人为破坏极少,现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均为人际罕至之地,植被丰富,负离子含量很高,极具开发价值。 (三)人文环境 1、人口资源 营川村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居住人口292户,共965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口370人。 2、交通状况 营川村原属于全省三个不通公路的乡镇之一,村民外出全靠徒步山间小道,条件极为艰苦。 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努力下,省发改委于(2003)94号文件批复立项,着手修建公路通至狮石,其中路基工程自2002年8月开始施工,历时三年,直至06年10月工程竣工,现为宽4米左右的柏油路。但由于地形险要,公路盘山环绕,弯道很多,存在众多安全隐患。 3、经济状况 狮石乡于1984年成立,1992年并入石门乡,1994年又恢复狮石乡人民政府建制。营川村为狮石乡政府所在地,由于村庄地处偏远山区,农民生活水平较低,科技水平落后,现有林地12720亩,其中2003年退耕还林地372.5亩,区划了公益林地4870亩,水田仅35亩,耕作地59亩。目前,由于营川地处安徽南部东南隅与浙江淳安县交界,又属歙县西南端与休宁县搭界,存在“户、地插花”现象,人口、土地资源状况较为复杂。村内无工厂、企业,由于可用于耕作的田地非常有限,农民经济来源原来主要靠外出务工和挑担收入,现开通公路后,以传统林业、毛竹、茶等主导产业替代了挑担,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营川村地区行政机构
营川村景点列表
古樵楼
古樵楼

游 歙县城内以前有东南西北四座樵楼,现存两座,一个叫南樵楼,一个叫东樵楼。东樵楼又名阳和门,原名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这两座樵楼咫尺相望。介 绍 古樵楼主要指的南樵楼,它是宫殿式...

深渡镇
深渡镇

新安江畔的深渡,是黄山——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安徽境内重要的中转站,它位于歙县东部,属于歙县管辖。深渡一直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当年的徽商就是从这里下江南,开始他们的经商旅程的...

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陶行知纪念堂在歙县城内。纪念馆旧为崇一学堂,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著名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宋庆龄为陶行知纪念馆题辞称之为:“万世师表”。 陶行知纪念馆坐落...

新安碑园
新安碑园

新安碑园坐落于安徽省歙县城西练江对岸,主要建筑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长达200余米的碑廊,蜿蜒曲折,给游人以幽深之感,廊内壁龛,外加护罩,用以陈列碑石。随着碑廊的延伸,有一道道古老的柱栏、望柱相伴,栏、...

斗山街
斗山街

斗山街位于歙县城内,因依靠斗山得名,为文化历史名城一级保护区.徽商故里枣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建于明清时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

营川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