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福建 漳州 芗城区 石亭镇 埔美村
埔美村介绍
埔美村
埔美村,位于芗城区石亭镇西面,距镇区1.5公里。东靠石亭镇,南接塘边村,西临后巷村,北毗龙秋村。总面积4000亩,其中耕地面积3000亩,山地面积500亩,森林覆盖率达60%。总人口4500人,1015户,现为王、吴、李等姓氏所居。该村主要以务工、第三产业为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达3500元。建于1996年的埔尾中心小学,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现有在校师生1000多人。村主要交通基本实现水泥硬化。埔美村被评为漳州市文明村。漳州市先进妇代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名胜古迹:(王氏宗祠)、(仙祖庙)、(帝君公)。 当代人物:王建明:现在最高检察院工作;王国辉:芗城区通北街道主任。 《埔尾仙祖庵》 埔尾村康济仙祖历史悠久,座落宝地,位于亭坪与大厝顶之间。因仙祖得天灵气精华,神光显赫,有求必应,深受万民崇拜。由于原来庙宇窄小简陋,不便善男信女朝拜,为保存仙祖能万古流芳。普渡众生,香火不断,由十一队十二队十五队十六队选出王建德、王五县、王进金、王海水四个人负责主办。精心挑选人员,组成一个重建仙祖庙理事会,择于公元二零零三年二月十一日动工。四个队共有一佰八十六户,七佰二十人,每人贰拾元,合计壹万肆仟肆佰元。还有三佰零六人外乡信士,以不同程度的款物积极捐建,终于同年四月十六日峻工落成典礼。接上年余额陆仟柒佰元,购买土地,集资捐资总收入壹拾捌万零伍佰拾壹元壹角,返还黄金白银红灯镜框款参万零陆佰玖拾参元,总付出人民币壹拾参万叁仟肆佰贰拾捌元肆角,对扣后尚欠人民币贰仟玖佰拾柒元捌角正。为给子孙后代铭记崇拜仙祖,香火更旺,英才辈出特立此碑留念。 《埔尾武兴堂》 武兴堂,位于芗城区石亭镇埔尾社中心。庙大约始建于元末,祀帝君公、王爷公等神像。迄今已有700余年历史,仍然威灵显赫,香火旺盛。其历史悠久,古建保存完好,对外影响广泛,是芗城区比较古老的道教遗迹。加上该庙的建筑古典,雅致,石、木雕刻工艺精湛,更为名人,学者的赞赏。武兴堂为三进三开间,硬山顶,庙内天井带两庑廊。现存庙内文物明崇祯年间造的石香炉,下殿立有二根盘龙石柱及大门前元朝石狮一对。整座庙宇基本保持当初的建筑。1988年武兴堂以漳州历史文化古迹的武兴堂,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宗教政策与文物古迹的保护。一九九七年由埔尾武兴堂筹建理事会及本社弟子,为答谢神恩以自愿捐资,按原址原貌进行修建。现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修建后的武兴堂辉煌壮观,古香古色,使历代古庙宇重现光辉。 《埔尾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位于芗城区石亭镇埔尾社中心。始建于明初时期,堂号为《继述堂》至今已繁衍生息,二十四世,人才辈出。埔尾开基祖白野公,时任泉州副总管。宗祠占地1200平方米,宗祠历经沧桑,曾多次进行修建,仍为原来的古建筑。为二进三开间,一九九七年在王氏后裔的倡导下,本社集资。按原址进行修建。1988年被列为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埔美村地区行政机构
埔美村景点列表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

林进屿、南碇岛
林进屿、南碇岛

林进屿、南碇屿,是全国11个第一批获得国家级地质地貌公园之一,位于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 林进屿火山地貌属于新生代陆地间断性多次火山喷发而形...

中国女排腾飞馆
中国女排腾飞馆

中国女排腾飞馆位于市区新华北路。漳州是中国女排的重要训练基地,也是中国女排腾飞的摇篮,为弘扬中国女排拼搏精神,漳州于1994年修建了中国女排腾飞馆。腾飞馆建筑面积6942平方米,内设比赛馆和训练馆两...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位于芗城区新华北路与福漳公路交叉口,建于1984年7月,由主体和背衬壁画两部分组成 主体有鲜花绿草簇拥的圆形平台基座和一尊高5米多,左手抱金杯 右手高举花束的中国女排姑娘塑像及一跟三...

芝山红楼
芝山红楼

芝山红楼,又称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南麓的胜利西路118号。红楼原为美国教会创办的寻源中学的校长楼,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毛泽东同志曾居住在...

埔美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