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福建 莆田 涵江区 大洋乡 坂洋村
坂洋村介绍
坂洋村
坂洋村概貌 坂洋村系涵江区大洋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涵江区北部,大洋乡东南部。东与霞洋村交界,西与大洋村接壤,北连坝头村,南邻新县镇的大贤村、利坝村。 坂洋村民风淳朴,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全村和谐安定,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兴旺发达,村民富裕安康,2002年至2006年评为涵江区文明村,2005年主为涵江区综治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坂洋村有著名景观——带雾寺。说起寺名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清朝时,大洋下林自然村一姓肖的人要在此地勘察修墓,但一到那个地方,立刻带来大雾迷漫,连罗盘都看不清,连续三次都是如此。看到这样,姓肖的就说,如果这个地方是什么佛祖圣地,就请天放晴看一下。果然,大雾就消散,天空晴朗了。后来就在这个地方修建了一座寺庙,寺名就叫带雾寺,游客到此都要点上一炷香,拜上一拜。据说佛说有求必应,灵验得很哩,不妨一试。 坂洋村还有千亩竹林值得一游,不仅可以领略竹子婀娜多姿的迷人风采,还可以品赏竹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进而顿悟先贤“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叹,真乃人生一大享受。 坂洋村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有多种经济林,尤以竹林最为突出。全村有竹林面积1800多亩,堪称竹海,是大洋乡最大的竹林基地。每年可生产笋(春笋、冬笋)100吨,笋干2吨,年售毛竹10000根。村里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晚熟解放钟枇杷1000亩,年产枇杷1000吨。坂洋枇杷色泽鲜亮,个大肉甜,倍受客商青睐。全村有农田835亩,由于海拔高,只能种植单季水稻,也因此水稻的生长期特别长,所产大米营养格外丰富,坂洋的优质大米供不应求。村民还利用本地海拔高,夏天温度较低的有利条件,大量种植荷兰豆,夏阳菜,莴笋等反季节蔬菜,填补了市场空白,引得省内外客商纷纷前来定购。蘑菇种植是本村传统的增收项目,每年都种植好几百座,年产蘑菇3000吨。所有这些,大大增加了村民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坂洋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乡村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坂洋村地区行政机构
坂洋村景点列表
黄冈祠
黄冈祠

黄冈祠 黄冈祠位于涵江梧塘公路黄巷坡西侧,这是纪念黄岸的祠堂。门楼是四柱三楼的花岗岩0式,黄色琉璃瓦顶,埕内列石马、石羊……。碑墙上嵌着十多块自唐代以降的历代碑碣,是黄巷历史的真实记载。埕前有一口幽...

巩溪宫
巩溪宫

巩溪宫 巩溪宫位于涵江区新县镇广宫村洛阳山麓,创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由进士黄彻发起兴建,历代均有重修。正殿保留宋代典型梭形瓜楞柱、盆唇覆盆莲花柱础、抱鼓石等主要构件,梁架结构与福州华林寺...

鲤江庙
鲤江庙

鲤江庙 涵江鲤江庙,亦称城隍庙,创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秋。座落在涵江鉴前路(古地名称凤岭),坐南朝北。鲤江庙南高北低,整体建筑依地形而建:殿堂节节升高,瞻之弥高,更显气势雄伟。1985年由侨胞...

白塘秋月
白塘秋月

白塘秋月 白塘位于涵江区的白塘镇,地跨洋尾、镇前、上梧三村,汇聚泗华,木兰诸水,面积达三百亩,为莆田南、北二洋最大的一个水塘。宋代叫“注月池”,今叫“白水塘”、“白塘沟”,俗叫“白塘”。 白塘白水茫...

黄璞故居
黄璞故居

黄璞故居 宋代,黄璞后裔把古官道边的建于唐代的黄璞故居重修。黄璞故居面阔五间,三进,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大门外一对明代抱石,刻有“猊貅”图案,刻工精巧。两边门门楣上各嵌一块石额,分别用楷书刻上...

坂洋村特产列表
枫亭温汤羊肉
枫亭温汤羊肉

温汤羊肉的制法是选择上好的山羊,放血宰杀,脱尽毛,卸内脏,把整羊放入锅中,用沸汤淋烫几遍,迅速放入木桶中,再冲入适量开水,淹没全羊,盖上桶 盖,待次日取出,按羊脖肉、羊脊肉、羊腿肉、羊杂肉四类分别切...

天九湾炝肉
天九湾炝肉

莆田民间有一道传统的家常菜,名曰“炝肉”。做法虽说简单方便,但有不少釉奥妙藏在其中。如果不是得其真传,要做出同样的品质和味道很难的。经得家指点,才知道要做好这道菜,可要拿出四样功夫来。 其一是选好肉...

涵江海蛎汤
涵江海蛎汤

莆田沿海盛产海蛎,而且价钱便宜,很容易买到新鲜的。不过一定要新鲜的,虽然是一种便宜的海鲜,但它要求新鲜程度并不比其他海鲜低,反而更高些,因此在购 买的时候最好是看着卖主直接从海蛎壳里挑出来,不要怕麻...

石室岩煎粿
石室岩煎粿

煎粿,原是农民在早稻登场后,舂米时筛出的碎米磨成米浆,配上南瓜、韭菜、芹菜、绿豆芽等,用油煎干而成。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石室岩煎粿最为出名,有“没吃煎粿等于没上石室岩”之说。 “石室岩煎粿”主要原料为...

莆田桂圆
莆田桂圆

莆田桂圆,又名兴化桂圆,莆田龙眼,兴化龙眼,是中国桂圆(龙眼)的佼佼者,莆田市的地理标志产品。栽培历史悠久,果品品质好,可溶物万分主,加工的桂元干以其颗粒大,外壳橙黄、浑圆不塌陷,果肉晶莹剔亮、易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