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福建 宁德 屏南县 熙岭乡 井兜村
井兜村介绍
井兜村
井兜村系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一个行政村,位于屏南县南部,熙岭乡的西北部,距县城2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与本乡大塅村、溪里村接壤,西与甘棠乡下山登村会溪自然村接壤,南与本乡岭里村接壤,北与甘棠乡小梨洋村和本乡大塅村接壤。 [村落与定居]:井兜村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住房80余幢,余有解放前旧房七幢,改革开放以来,新建住房50余幢。村庄海拔760米。 [交通状况]:从屏南县往南203省道经甘棠乡浙洋村经虎甘路至甘棠乡会溪自然村下车,会溪至井兜村1公里村道水泥路,东经虎甘线经熙岭乡、代溪镇往宁德市。 [历史人文]:井兜村村民现为陈姓和甘姓两大主姓。其中陈姓村民占80%,陈氏始祖为清朝雍正年间由邻村秀熙岭搬迁定居,甘氏始祖为清朝乾隆年间由甘棠际下村搬迁定居。原井兜村在元、明时期住着若干户黎、包、郑人家。始自清朝乾隆年间后由陈氏和甘氏繁衍而形成小村落,清朝时期,有十几户背井离乡投奔外地如:顺昌、建瓯等地谋生而后定居,解放前有三户搬迁本乡溪洋源而繁衍形成溪洋源村,解放前,井兜村实为一小山村,二十余户人家。与临近周边的岭里村、下山登村、会溪自然村、大塅村周属称为三十一都六保,祖辈多以耕作为生。 解放时期,我村有6人在建国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其中1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自愿舍身炸美军坦克而光荣牺牲。建国时期有8参加过鹰福铁路建设。 从这里走出的在外乡贤有:中国法制报记者福州记者站站长甘景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质处处长黎益仕,祖居在此出生在建殴县的原省旅游局副局长(省文联作家协会会员)陈祥龙。 [村风村貌]:井兜村历来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数十年来,未发生过重大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少有发生,为临近有名的“平安村”,多次受到表彰,这里山清水秀,村容村貌好,环境卫生整洁,建设整齐的一排排土木大瓦房和红砖瓦房傍山而建,村后竹林翠绿,松楼滴翠,村前是一带近1000亩的开阔平坦农田,一条小溪从田园中穿过,田园上栽种着成片反季节蔬菜,鸡腿菇、球盖菇等食用菌。 [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976年村民义务开通入村公路1.5公里,1980年村民自筹资金自建输电线路而通电,1990年看上接收电视,1996年铺设村六条主巷道水泥路,2005年完成铺设村道1.5公里水泥路,村小学主教学楼落成。 [物产经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家农民从传统的单一种植业解脱出来,实行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是屏南县较早引进食用菌栽培,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村,早些年家家户户栽培食用菌以增加收入,近几年,村民大量生产反季节蔬菜,从5月至10月生产的大量反季节蔬菜销往福州、宁德等地,与临近的村形成一个2000多亩的反季节蔬菜基地。 同时,涌现出一批走南闯北的经商和打工者,有南下海南种植水果,有前往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创业经商者。 [农村组织建设]:村党支部有八名党员,这些党员在农村生产经营中均起带头模范作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核心。
井兜村地区行政机构
井兜村景点列表
屏南廊桥
屏南廊桥

廊桥俗称“厝桥”,意思是“像房子的桥”,屏南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现存廊桥50余座,其中有建于宋代的万安桥,是目前最长的廊桥,而位于屏南堂口村的千乘桥被誉为最美的廊桥,同时近现代兴建的廊桥也不在少数,...

南山漈
南山漈

南山漈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宁德市区西部,右怀玉女峰,左连白鹤岭,上通南峰顶。方圆十华里,山幽水秀,奇景深藏,野趣盎然。是《聊斋》电视系列剧的开机地和《翩翩》、《花姑子》两集的外景地. 山中遍布...

白水洋风景区
白水洋风景区

又名仙耙溪,为鸳鸯溪四大奇现之一, 是鸳鸯溪上游景区。 其三大水上万米广场经国家建设部组织专家证实,系目前世界已发现的稀有浅水广场, 故被称为“天下绝景”。 白水洋平坦的岩石河床为一石而就 ,净无沙...

宜洋景区
宜洋景区

宜洋景区[百丈漈与水濂洞] :水濂洞据说是孙悟空奉观音之命来保护鸳鸯时的住所。昔日宜洋武举张朝升举加来为宜洋村选八景时,就把洞外的百丈漈列为宜洋八景之一列—“漈水成烟”。形容此处的瀑布的水飘洒不知几...

惠风桥
惠风桥

惠风桥又名黄宅桥、泮地桥,位于屏南县黛溪镇泮地村至康里村的古道中。桥为东南—西北走向,清康熙年间由僧熙春、郑茂老倡建,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建,1998年6月重修。桥长32.2米,宽4.5米,单...

井兜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