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浙江 宁波 海曙区 望春街道 徐家漕社区
徐家漕社区介绍
徐家漕社区
徐家漕社区(关爱小区)是市政府为适合旧城改造,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它位于宁波市西郊徐家漕路,东接新园路,南朝望童公路,西邻包家路,北靠后塘河。 徐家漕社区规划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由徐家漕经济适用房一期、二期组成,共能安置2784户人家,以安置海曙、江东、江北三区房屋拆迁户与住房困难户为主。因而社区居住群体具有鲜明的特点:老人多、残疾人多、失业人员多、低收入无收入者多。 小区内环境优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化率高达45%,体现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的居住理念。小区居委会配套用房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活动用房的设计将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设有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医疗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老年人聊天休闲吧、社区学院等。从而将丰富和方便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满足住户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 社区居委会将创建温馨社区为目标,以“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为宗旨,以扶持老年人自制组织和下岗再就业为工作重点,结合社区实际,突出人性化服务,提供保姆式服务、家族式关爱、亲情式援助、分类式教育,来开展对社区内-的帮扶工作,以达到凝聚人、感化人、激励人、提高人的目的。 保姆式服务,通过读早报、讲新闻;开辟“叫醒耳朵”、读早报角;成立“四点钟学校”;开设聊天吧等形式。 家庭式关爱,开设“温馨房”,社区影视院;成立社区医疗点,使社区居民能够“小病不出社区”,及时解决就医;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低偿服务为主,为老人们提供烧饭、洗衣、钟点工服务。 亲情式援助,成立新园手工作坊;把好低保审批关,尽可能使困难居民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社区利用现有各支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今天、享受明天”活动;社区建立“爱心直通车”,爱心超市,通过寻找爱心企业,不定期为社区困难户捐助生活必需品,切实为民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困难。 分类式教育,社区充分利用好辖区单位,幼儿园、小学等优势,在社区内根据不同居住群体的特点,开展寓教于需、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为的教育,在社区内倡导一种我要学习、终身受教育的理念。 社区是想通过为民办的实事、好事,及开展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开办的各类培训班,使居民群众能时时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之情,感觉到住在小区内,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同时又能满足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把关爱洒向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地址:新园路118弄19号会所综合楼 电话:87154939 邮编:315010
徐家漕社区地区行政机构
徐家漕社区景点列表
吴宅
吴宅

吴宅为清代民宅,占地1260平方米,建筑面积91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大厅、明堂、住房。大厅和住房各为硬山顶七开间和重檐硬山顶。东西两侧重檐楼房,作客厅、书房、厨房、杂屋。前后两进相...

祖关山墓葬群
祖关山墓葬群

汉至六朝,位于宁波市南郊祖关山,该地于宋乾德年间(963-968)建有崇法寺,被称佛教十七世祖,“四明佛祖”的法智大师在此“坐关”而逝,遂有“祖关”之名,历代以来是个墓葬地,逐渐堆成小山头。一九八五...

贺秘监祠
贺秘监祠

位于宁波海曙区柳汀街98号,为纪念唐代诗人贺知章而建。宋绍兴十四年(1144),郡守莫将在贺读书故地辟“逸老堂”以祀知章和李白。以后屡经兴废、更添,至元至正十九年(1359)始作祠专祀之。明洪武间(...

宁波清真寺
宁波清真寺

清真寺初建于宋咸平年间(998-1003),几经毁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建于今址。寺坐西朝东,布局呈长方形,以中轴线和对称布局为主,注重平面组合,由头门、望月楼、二门、照壁、沐浴房、礼拜殿...

盛氏花厅
盛氏花厅

盛氏花厅的原主人为清同治、光绪年间的诸生林廷鳌。花厅系居宅中的书阁――近性楼,因该阁飞檐翼角,远看如一巨舰,故又名“停舻”。楼前垒假山,旁掘水池,有翠竹、绿蕉、碧梧、苍松等佳木。后居宅为清代学政盛炳...

徐家漕社区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