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山西 晋中 榆次区 东赵乡 训峪村
训峪村介绍
训峪村
(一)、自然资源现状 训峪村位于东赵乡的东北部,是我乡西北部的一个丘陵旱垣村落。 训峪村土地面积5259.5亩,其中农用地2231.8亩,村庄建设用地401.1亩。农用地全是坡地。其中有基本粮田1700亩,无公害蔬菜地300亩;有苹果园、梨园1100亩,退耕还林地316亩,所有耕地全部为旱地。 (二)、社会经济现状 1、人口和经济情况 训峪村注册人口770人,204户。常住人口中大于60岁的有110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70人,劳动力360人。 训峪村无任何矿产资源,水资源匮乏,村两委班子在温室建设上按照乡党委、政府“潇河两岸扩规模,旱垣坡地求突破”的工作思路,认准了发展温室大棚是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棚户温室年毛收入全部达到一万五元以上,最高达到二万元。 2、产业结构状况 训峪村的产业结构是种植业和林果业融为一体的,全部是个人承包经营,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三)、基础设施现状 训峪村利用“村村通”的机遇,硬化了全村主要干道,砖铺了巷道,结束了下雨泥泞路难走的局面。全村硬化道路共计达2.1公里。 训峪村,信息通达。通信设施齐全,供水管线6000米,架设入村高压线2000米,安装变压器2台,总容量125千伏安。 训峪村利用该村土质好的特点,开始集中种植温室大棚。 (四)农田基本设施与科技生产力水平 训峪村现有入村道路2800米,硬化道路1000米。 全村蔬菜良种率90%,新品种、新技术由干部带头,种植户全部试用。 (五)村民生活现状 训峪村的村民户均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 主要消费为生产资料投入、医疗、食用和学费。商业网点3处,卫生保健服务点1处。 训峪村自来水入户率60%,供电入户率100%,电视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90%。 训峪村村民年龄在19岁至45岁之间的大部分属初中文化,45岁至55之间的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55岁以上的以文盲文化程度为多。村里有一个条件较好的小学,学生就读于村内的小学,或在乡政府寄宿制中学读书。
训峪村地区行政机构
训峪村景点列表
训峪村特产列表
德盛园“头脑”
德盛园“头脑”

德盛园“头脑” “头脑”是一种时令性滋补营养小吃。榆次的“头脑”最早,相传是根据明末清初山西著名人士傅山先生“八珍汤”的配方和工艺制作的。榆次城内南马道街有座古庙,名为“大乘寺”寺内建有藏经楼。民间...

榆次油糕
榆次油糕

油糕,是以黄米(即软黍米面)为皮,糖料或枣泥、豆沙等为馅,经油炸制而成的食品。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美味可口。 晋中一带,油糕的种类很多,因制作方法不同,有云片糕、枣糕(亦称割糕)、生炸糕之...

榆次刀削面
榆次刀削面

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条条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

一品烧饼
一品烧饼

榆次城内北大街“永生号”,是有名的糕点老号,“一品烧饼”就是该号所产糕点中的一种名产品。当时内行称之为“笼子货”,是从北京传艺而得。该产品在制作工艺上,非常考究,原料选用上等白面、白糖、猪油等;辅料...

榆次熏蛋
榆次熏蛋

榆次熏蛋是山西晋中榆次的特产。 榆次“熏蛋”是民国年间,衙门街(现东大街)“同玉昌”熏肉铺的传统名产。“同玉昌”的老掌柜叫冀正安,人们只知道是多年的老字号,究竟最早起于何时,无据可考。据老人们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