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山西 晋城 高平市 野川镇 圪台村
圪台村介绍
圪台村
圪台村位于高平市西北部山区,全村共有10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5个党小组,党员63名,农业人口1020余人,人均收入3000余元,总面积33平方公里。 1941年至1945年,高平抗日民主政府驻扎在这里,被誉为高平的“小延安”。在长达五年的抗战岁月里,圪台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保证了抗日政府的安全,为迎来全县的解放做出了很大贡献。 圪台村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贫困山区。那时”人畜吃水贵如油,羊肠小道紧靠沟;打下粮食不够吃,添置衣被都犯愁,一辈子难进一回城,生活贫困没奔头”。 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在高平市委、市政府及野川镇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圪台村党总支、村委会带领全村人民为改变老区面貌,改善老区人民生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实施“红”革命传统教育)、“绿”(绿色生态种植)、“白”(山区养殖)经济发展战略,致力基础设施建设,使老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种植结构渐趋合理,大力发展小杂粮种植,注册了“圪台红”商标,成立了圪台山食业有限公司,年加工小杂粮1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完成退耕还林1500亩,种植桑园500余亩,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促进了农业调产、农民增收。山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村共建千头以上养猪场8个,150箱以上养蜂场3个,50头以上养牛场一个,百只以上养羊户8个,千只以上散养土鸡场5个。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了“八通”,即:水通、电通、油路通、班车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通、互联网通、移动信号通。2009年又完成了村通户通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老区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起了抗日战争高平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起了标准化村卫生所,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保率达到了95%以上,方便了群众就医买药,有效减缓了因病返贫现象;建起了农民健身园、图书阅览室、电脑室,极大地活跃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素质;建起了便民浴室,方便了山区群众洗浴,发展了60户户用沼气,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 当前,圪台老区人民在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决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开拓发展空间,进一步做大做强“红”“绿”“白”产业,加快老区各项事业发展,全面改善老区人民生活。把圪台建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农村。还有2个地名与圪台村同名:山西晋中灵石县两渡镇圪台村山西阳泉郊区义井镇圪台村
圪台村地区行政机构
圪台村景点列表
圪台村特产列表
羊肉李圪抓
羊肉李圪抓

李圪抓 全名叫羊肉李圪抓,是高平风味小吃中的一朵奇葩。相传一个姓李的牧羊人喜欢吃羊肉包子,食多生厌,他就忽发奇想,借来邻居做煎饼的鏊子,想把包子用油煎一下,可包子皮厚难熟,他就在手上抹了点油,把包子...

猪头肉疙夹火烧
猪头肉疙夹火烧

除了烧豆腐,猪头肉疙夹火烧,也是在高平人最常见的一种小吃。 猪头肉色泽红润,口感肥而不腻。猪头肉疙夹火烧,就是将做熟的猪头肉,加葱花、蒜汁等调味品放在烤好的火烧里,类似于北京的卤煮火烧,陕西风味的白...

猪皮冻
猪皮冻

猪皮冻,是一种用猪皮熬制而成的凉菜。高平市米山镇的米山大食堂,这里是高平做猪皮冻最出名的地方。 猪皮冻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味道好,营养丰富,跟猪蹄一样同样富含大量的胶原蛋白,是一种美容食品。 炒卤面

炒卤面
炒卤面

卤面,是北方地区家喻户晓的一道主食。因其口感颇佳而深受大家的喜爱。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肉卤面和素卤面。将豆角掰成段状,然后入锅加葱丝、盐清炒。将蒸熟的面丝放入锅中,盖在肉和豆角之上。将汤汁均匀浇在...

高平丝绸
高平丝绸

中国是丝绸圣地,丝绸的源渊产地就在山西高平。泫水是缫丝的首创地,它便在高平市西北山区的泫谷,具体是发源于西珏山簏的泫水河。新中国早期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高平最早叫泫氏县,那里有条河叫泫水,泫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