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甘肃 庆阳 镇原县 平泉镇
平泉镇介绍
平泉镇
平泉塬上很早以前有一水泉,故取名平泉。 平泉镇地处五指原之首,辖14个行政村,2882人。土地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8.65万亩。 镇党委以“抓党建、促经济,科技兴农,实干兴镇”为宗旨,推广农作物地膜覆盖等技术,修建日光温室大棚18万亩,全镇人均产粮达到670公斤。大力发展养殖业,现有规模养畜56户,养猪162户,养鸡场15处,人均纯收入达到1280元。商贸流通日趋繁荣,现有集体企业3个,私营企业5个。文教、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很大发展,已被省列入小城镇建设示范乡之一。 平泉镇历史悠久,文化、交通较发达,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四.八”古会誉满泾渭。1935年8月徐海东同志率领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平泉镇,随后顺利到达陕北。.
平泉镇地区行政机构
平泉镇景点列表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兴盛于公元6-14世纪,沿用至16世纪,分布于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丝...

翟池位
翟池位

翟池位 翟池位于县东35公里、嵋肖公路西侧的上肖境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古十一月,沟北原头滑塌,堵塞沟渠,形成湫池。因此地聚居翟姓,故曰翟池,又因此池,该村也命名为翟池村。翟池水位最深处为1...

太阴池
太阴池

太阴池 太阴池位于县东32.5公里、屯子镇东5公里左右的太阳高家,以新丰梁为界,东西两边各形成一座天然湫池,其地形如太极图状,故新丰梁以东,向阳之地的池湫称太阳池,以西背阴之地的池湫称太阴池。太阳池...

白马池
白马池

白马池 白马池亦称白马泉,在县东27.5公里、屯字镇东3公里的景家洼,因为当地有白马庙,故称白马池。据考证,清同治7年(公元1868年),这里两度山体滑坡,堵塞沟渠流水,形成此池。白马池的形成还有一...

五指原
五指原

五指原 五指原是镇原人民对故乡形胜的贴切比喻,是这里独有的地形地貌特征。本来平坦广阔的黄土高原,因雨水长久冲刷形成的沟堑,将完整的大原,切割成秦铺、湫池、中原、原峰并平凉的草峰而为五条南北走向的狭长...

平泉镇特产列表
镇原烧鸡
镇原烧鸡

镇原烧鸡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特产。镇原烧鸡是将脱毛去脏的鸡肉,炖入久存的卤汤中,加入多种调料后,炖卤烂熟的鸡肉,其味甚佳、其色甚鲜,在镇原风味小吃中颇负盛名。 烧鸡,是将脱毛去脏的鸡肉,炖入久存的...

杏树
杏树

杏树 杏树,属蔷薇科花果植物,起源于我国北方,适宜于山川坡洼、沟岔湾掌生长。它抗旱耐寒,容易种植,挂果早,所谓桃三年杏四年,也就是它四年即可结果。且盛果期长达五六十年,树龄在百年以上。镇原这块黄土地...

镇原酒席
镇原酒席

镇原酒席 本县酒席比较盛行,各地基本相似。白事(丧葬事)多用九魁、十出一等单饭酒席;喜事(婚、寿、满月等)多用十全等双饭酒席。十三花席,红白事均用,为上等宴席。县上近代出名厨师有张国俊(外号张五背锅...

洋芋糗糗
洋芋糗糗

洋芋糗糗 洋芋,即土豆,是镇原人的主要菜食,说是“菜食”,因为它既可为菜,又是一种主食,在缺粮少食的饥荒年代,人们全靠它充饥活命。“要吃饱肚子,洋芋和瓠子”是当时的民谣,在镇原,洋芋的吃法有许多种,...

鳌跳崖
鳌跳崖

鳌跳崖 这是农民在农忙时的一种简易充饥的吃法。将麦面或其它杂面用水调和成稠糊状,用筷子直接夹糊块投入开水锅中煮熟,配上简易的青菜,加入盐、醋、辣子,谓鳌跳崖,或叫圪塔饭。这种吃食简易,快捷,就咸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