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甘肃 白银 会宁县 韩家集乡
韩家集乡介绍
韩家集乡
韩家集乡地处会宁中部,位于东经103°2′27″—105°16′28″和北纬35°48′19″——35°57′44″之间,东接大沟乡,南连八里湾、王家庙,西邻甘沟驿,北靠四房吴乡。现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73个村民小组。总流域面积1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500亩,总人口为1.74万人。 自然地理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山势起伏缓慢,海拔平均在1900米以上,最低海拔1704米,最高海拔2106米,以张家梁、杨柳曲梁、天台堡梁、袁家咀梁、中夹云台川、苟岘、韩集、曹咀川、袁咀川、成四山夹三川的地行,组成了占全乡1/2面积的袁咀河流域。土壤为黄绵土类和黑垆土类,土体比较均匀,耕层可形成一定的结构,疏松、透气性能好,可蓄一定的水分和肥料,质地适中,土性绵软,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较少,适应于各类作物生长,尤其以小麦长势极为良好,有“米粮川”之称。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内陆季风性气候,空气中水分较少,降水少而不匀,年平均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且变化较大,丰水年可达400毫米以上,旱年则不足200毫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蒸发量大,植物生长期较长,一年一熟。 经济建设全乡累计兴修梯田30966亩,完成造林92155亩造林覆盖率达38.7%;退耕面积606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2%;荒山造林31551亩,占“三荒地”总面积35000亩的90%。全乡羊饲养量达到30093只,发展良种猪养殖大户48户,温棚羊牛200户;每年剩余劳动力输出达4000人次,年劳务总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目前,韩家集乡年可支配经济总收入可达6000万元,人均超过3000元。 社会发展素有“会宁文化乡”之称文化根基深厚,现有2所独立初中、1所九年制学校、11所六年制小学,自恢复高考以来考入大中专院校学生达512人。已有博士3名。乡卫生院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90%以上,韩集、云台、袁咀三个村部分社开通了有线电视。连接八里、甘沟的县乡公路横穿韩集乡,境内总里程21公里,2001年竣工建成了袁咀大桥,村村社社贯通的乡村公路网络业已形成,总里程达127公里,逐年在整修上等达标。 以下地名与韩家集乡面积相当:河北邯郸涉县固新镇福建南平建瓯市顺阳乡湖北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安徽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海南保亭县新政镇贵州黔南州平塘县掌布镇云南临沧沧源县班老乡安徽芜湖市南陵县三里镇广西南宁上林县巷贤镇湖南郴州苏仙区坳上镇青海西宁市大通县向化藏族乡四川甘孜炉霍县宜木乡
韩家集乡地区行政机构
韩家集乡景点列表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兴盛于公元6-14世纪,沿用至16世纪,分布于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丝...

会宁红军会师楼
会宁红军会师楼

会宁红军会师楼在会宁县城,旧会宁城城垣已不完整,现仅存城西门(西津门)及南北城墙各47米,西津门建于城门底座上,有城楼两层,为清代所建,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主力...

红军会宁会师纪念馆
红军会宁会师纪念馆

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为了弘扬红军...

大墩梁战斗遗址
大墩梁战斗遗址

大墩梁战斗遗址 大墩梁战斗遗址位于会宁县中川乡,距县城40公里。 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后卫部队5军由通渭向会宁北进。22日,军长董振堂命令部队在华家岭一带阻击-毛炳文37军9个团,双方激...

慢牛坡战斗遗址
慢牛坡战斗遗址

慢牛坡战斗遗址 慢牛坡战斗遗址位于会宁县白草塬乡四百户村,距县城70公里。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第31军91师、93师和红4军1个师在河畔镇慢牛坡设伏,阻击关麟征部,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北渡...

韩家集乡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