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甘肃 白银 会宁县 八里乡
八里乡介绍
八里乡
八里乡位于会宁县东南部,东靠平头川乡和老君坡乡,西连柴家门乡,北与韩家集乡、大沟乡毗邻,南与翟家所乡接壤,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195平方公里。境内山大沟深,梁峁起伏,海拔1741--2151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4℃,最冷月份为一月份,最低气温为-16℃—-26℃,最热月份为七月份,最高气温为26.8℃—33.5℃,年无霜期在121—173天;年日照时数为1849.7—2777.2小时,年降雨量300—4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年总降雨量的58%左右。。 八里湾乡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其中耕地面积8.95万亩,占总面积的30.6%;在耕地面积中有梯田64042亩,占71.6%,山地25458亩,占28.4%。种植业历史悠久,作物种类繁多,品种资源较丰富。其中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糜子、莜麦、洋芋、荞麦等,豆类作物有豌豆、扁豆、大豆、蚕豆等;油料类作物主要有胡麻、麻子等;瓜果蔬菜方面有叶菜类、葱蒜类;药材主要有党参、干草等。养畜产业发展较快,养羊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经济发展:近年来新修梯田2000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发展,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09.3万公斤,完成农业总产值838.1万元;有较快发展,全乡有大牲畜5867头,户均1.3头,羊存栏9379只;退耕还林12771亩,荒山造林8500亩,森林总面积达到6.6万亩;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2004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0万元;乡镇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总产值达到720万元;公路建设发展较快,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形成了一个以乡政府驻地为中心,干支相连,县乡村互通,南北贯穿、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支柱产业,2004年全乡劳务输出4450人(次),其中引导输出4220人(次),组织输出230人(次),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达到813.1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7.7%。全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比2003年的995元增长14.6%,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2004年未人均纯收入为1100元, 社会事业:现有学校18所,在校学生5190人,教职工236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有1400余人。建有电视差转台4座,调频广播台1座,有放映队1个,文化站1个,全乡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有卫生院1家,村卫生所11个,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全乡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85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口21户33人,年发放金额27720元。 以下地名与八里乡面积相当:新疆昌吉州奇台县老奇台镇云南楚雄州姚安县弥兴镇四川阿坝若尔盖县占哇乡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广西南宁武鸣区灵马镇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古州镇贵州毕节市威宁县羊街镇江苏南京浦口区江浦街道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麻布岗镇河北保定易县狼牙山镇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三江乡吉林白城市镇赉县坦途镇
八里乡地区行政机构
八里乡景点列表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兴盛于公元6-14世纪,沿用至16世纪,分布于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丝...

会宁红军会师楼
会宁红军会师楼

会宁红军会师楼在会宁县城,旧会宁城城垣已不完整,现仅存城西门(西津门)及南北城墙各47米,西津门建于城门底座上,有城楼两层,为清代所建,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主力...

红军会宁会师纪念馆
红军会宁会师纪念馆

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为了弘扬红军...

大墩梁战斗遗址
大墩梁战斗遗址

大墩梁战斗遗址 大墩梁战斗遗址位于会宁县中川乡,距县城40公里。 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后卫部队5军由通渭向会宁北进。22日,军长董振堂命令部队在华家岭一带阻击-毛炳文37军9个团,双方激...

慢牛坡战斗遗址
慢牛坡战斗遗址

慢牛坡战斗遗址 慢牛坡战斗遗址位于会宁县白草塬乡四百户村,距县城70公里。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第31军91师、93师和红4军1个师在河畔镇慢牛坡设伏,阻击关麟征部,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北渡...

八里乡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