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甘肃 白银 会宁县 头寨子镇
头寨子镇介绍
头寨子镇
头寨子镇位于会宁县西北部,全镇总流域面积473平方公里,是会宁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辖15个村,98个村民小组、6513户、30486人,其中农业户6107户、29870人,有回族农民123户、562人。耕地总面积10.608万亩,其中水地3.004万亩。头寨镇是集黄灌区、苦水灌区、旱山塬区一体的农业大镇,农作物、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砂地西瓜、香水梨、洋芋为最优。镇内文物古迹十分丰富,位于香林村的省级森林公园铁木山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丰富,享有“旱塬秀峰”的美誉;位于马家堡村的“马明心教堂”,又称“关川教堂”,曾是我国伊斯兰哲赫忍耶派创始人马明心传教诵经的地方,被列为会宁县新八景之一;位于牛门洞村的新石器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县委提出的“六大”县策,紧密结合全镇实际,不断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443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40元,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具有头寨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产业开发:2005年洋芋种植总面积达到5.2万亩,山塬村人均达到2亩以上;“精王”淀粉公司年吞吐量1万吨,形成了以“农户十企业”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充分利用当地种植砂田西瓜和香水梨得独厚的优势,通过改良品种和引进栽培技术等措施,积极打造绿色无公害“关川砂地西瓜”和“香水梨”两大品牌,每年种植砂田西瓜2万多亩,以香水梨为主的果园面积近1万亩,关川砂西瓜已通过省级无公绿色食品产认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大好机遇,全镇的林草产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完荒山造林20000亩,农民每年增收682万元,退耕还林区农民人均增收666元。 非公经济在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下,全镇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全镇现有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3家,50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7家,10万元以上个体工商户近200家,初步形成了集商业、餐饮、加工、运输为一体的非公经济体系。 小城镇建设采取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银行融资、单位垫资、民间聚资等多种投资形式,完成了馋郭公路商贸小区、西关什字商贸综合楼和“祥麟苑”农贸综合市场。目前,头寨子镇已成为周边“七乡一镇”的农产品及小商品交易中心,小城镇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显现。 以下地名与头寨子镇面积相当:陕西安康市宁陕县江口镇河南新乡获嘉县吉林吉林市舒兰市开原镇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吐木秀克镇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洋庄乡陕西延安市吴起县白豹镇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固增苗族乡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洛尼乡四川乐山五通桥区云南普洱墨江县通关镇陕西榆林市神木县中鸡镇云南大理州云龙县宝丰乡
头寨子镇地区行政机构
头寨子镇景点列表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兴盛于公元6-14世纪,沿用至16世纪,分布于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丝...

会宁红军会师楼
会宁红军会师楼

会宁红军会师楼在会宁县城,旧会宁城城垣已不完整,现仅存城西门(西津门)及南北城墙各47米,西津门建于城门底座上,有城楼两层,为清代所建,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主力...

红军会宁会师纪念馆
红军会宁会师纪念馆

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为了弘扬红军...

大墩梁战斗遗址
大墩梁战斗遗址

大墩梁战斗遗址 大墩梁战斗遗址位于会宁县中川乡,距县城40公里。 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后卫部队5军由通渭向会宁北进。22日,军长董振堂命令部队在华家岭一带阻击-毛炳文37军9个团,双方激...

慢牛坡战斗遗址
慢牛坡战斗遗址

慢牛坡战斗遗址 慢牛坡战斗遗址位于会宁县白草塬乡四百户村,距县城70公里。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第31军91师、93师和红4军1个师在河畔镇慢牛坡设伏,阻击关麟征部,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北渡...

头寨子镇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