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贵州 遵义 赤水市 官渡镇
官渡镇介绍
官渡镇
官渡镇是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所辖的一个镇,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接地带,位于赤水市东部,东北面与四川合江县接壤,东南面与习水县、本市石堡乡相连,西与葫市镇连接,北与长期镇为邻。 基本概况 官渡镇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接地带,位于赤水市东部,地跨东径106.04,-106.07,,北纬28.03,-28.36,,东北面与四川合江县接壤,东南面与习水县、本市石堡乡相连,西与葫市镇连接,北与长期镇为邻。镇所在地距赤水市市区72公里,东南离习水县县城36公里,北距合江县城46公里。镇域面积20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7万亩,森林覆盖率82%,全镇人口2.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0余人,辖9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56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段。209省道马合公路从中经过与县道官葫路、官石路交汇,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达170公里,是赤水交通相对便捷的乡镇。官渡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降水量1084毫米。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4℃,无霜期约280天,境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2%,冬季常见飞雪。习水河从中经过均匀地将其分为南北两部份,把本以宁静古朴的小镇装扮得更加精灵。 历史文化 官渡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袁世盟平南时,官兵到渔湾下渡口,由官府设渡,兵马渡过河,得名为官渡。袁世盟部分官兵落户于此,设集市贸易,称官渡场。至北宋时,已基本形成贸易集镇,民国四年(1915年)划分为仁怀、赤水、习水三县时,习水县县城设于此地,1950年4月习水县城从官渡迁往温水,后迁至东皇。1965年春官渡划归赤水管辖,1991年撤区并乡时,将1镇4乡合并为现在的官渡镇。镇内有以“清慎勤廉”碑和“贞节牌坊”为代表的廉政文化;有“红军墓”和“红军战斗遗址”为代表的长征文化;有以“游氏武术”为代表的武术文化;有以“岩刻”和“宋墓”为代表的古文化;有以“丹霞地貌”和“桫椤”为代表的世界遗产文化;有以“原始森林”和“颠湖之都”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文化;有以“石拱桥”为代表的桥乡文化;有以“昔日卅五载老县城”为代表的人文文化。 廉政文化 人民期盼的廉政文化。光绪五年(1879年)为吴老爷立的“清慎勤廉”碑,吴老爷(名字已忘)是光绪初期钦授花翎使衔,带领团兵来官渡场剿匪平乱安民,驻在官渡,见街道泥泞不堪,他首先领头捐钱,号召当地绅士募捐修官渡羊马溪街面,鼓励流动商贾在街坊定居经商,发展贸易,吴大老爷卸职回乡时,腰无半文,街坊得知,募捐银钱给他做路费,他坚持不收。临走时,街坊挨家挨户门前设香案,焚香点烛,案桌上放一口镜子和一碗清水,表达吴邑贤清如水,明如镜。他见此场面,步行见谢百姓,走出场口后,才上轿离开官渡。街坊将他拒收的路费,为他立了一块高1.8米,宽约1米的石碑。正中镌刻“清慎勤廉”四个大字,左刻:“邑贤侯吴大老爷”,右刻“光绪五年岁己卯桐月吉日,赤水里官渡塘立”作留念。 此碑立在官渡羊马溪,至今120余年,这块石碑不知屈居于羊马溪的一间破烂屋里多少年了,但“清慎勤廉”四个大字暗暗地为吴大老爷增光积德。地方有识之士和渴望贤明者极力要求将此纪念碑移立于显要之地,以“清慎勤廉”为地方官之明镜,警钟长鸣,反躬自省,以正官风,以德惠民。 光绪乙亥年(1875年)袁当藩授清廷赐恩科武举之后,奉任朝廷勇士,抛妻贲体,奉令虎贲差事平乱,死于疆场。其夫人谢氏年茂,正气守节,赡养双老,哺养其独子袁国琼成人,攻入国子监太学生后,念母恩德,光绪戊戌年(1898年),在官渡二郎鸠工备料,为其母修节孝坊,于庚子年(1900年)竣工,至今耸立于此地,体形未变。此牌坊坐东向西,高9.88米,宽7.84米,雕刻的内容极其丰富,特别是:董永卖身、寿昌寻母、孟宗哭竹、张孝救母、丁兰刻木、盘曾认母、王祥卧冰、唐氏献乳、汉文熬药、黄香扇枕等二十四孝和木兰从军等精忠报国图案,气势独特,清雅吸目,观之不倦。在道德失范,大力倡导《公民道实施纲要》的今天,更有它的现实教育意义。 长征文化 磅礴雄浑的长征文化。官渡的红军墓埋葬的是1935年红军长征到官渡和平村阻截川军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李长清、曾月明。为了将红军精神世代相传下去,官渡镇撰写出版了《拾零探昔》,该书赞颂了中国0领导官渡、石堡人民与-反动派进行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谱写了官渡、石堡儿女斗志昂扬,前仆后继,夺取政权,翻身解放,建设家园的宏伟乐章;镌刻了革命烈士和仁人志士用鲜血、生命和智慧为新中国奠基的伟大功勋;启迪和召唤广大青少年,感悟党史,坚定信念,自强不息、踏着先烈的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遗产文化 极具考古价值的世界遗产文化。称绝于世,举世无双的桫椤在我镇的长嵌沟、仙鹤沟随处可见,这些地方都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自然生态原始古朴,山谷沟壑终年湿润,“古生物活化石”桫椤既得到天然屏障的庇佑,又得优异水热条件的呵护,生生不息,繁衍至今。桫椤形如巨伞、状如华盖、单株成景、双株联袂,株株如画。这是赤水市成为科考界谓之的“桫椤王国”、“世界动植物种源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有仙鹤沟的“仙人灶”可以说是难得找到如此之俊、之美、之险、之宽的丹霞,整个面积达2平方公里,丹崖赤壁、壁立千刃、太阳照射时如佛光普照、佛象万端,地貌壮观美丽、科考价值之突出,堪为大自然之杰作。 人文文化 源远流长的人文文化。官渡镇人杰地灵,各个时期人才辈出。据载,清末钦封太君6名,钦赐二品、三品花翎衔职数名,考取举人、武举、都司、授四品蓝翎、五品顶戴数十名,1951年前,考取清大、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抗大等重点大学80余名,其中任博士导师的3人。到目前为止,任团以上军职干部24人,其中少将2人,去美国、加拿大等国获博士学位以上的30余名,其中著名的热力学专家谢锐生老先生已列入世界名人录,袁儆、何春晖、袁伏洋成为美国的环保专家。在全国各省市的高级工程师有16人。曾在官渡工作过和出去工作的科级领导干部60多人。这些人才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岗位上为人类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官渡已正处在发展时期,官渡的发展牵动着游子们的心。 官渡历史悠久,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各个时期都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官渡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据《赤水文史·官渡专辑》记载:清朝中期建有万寿宫,清末设有“江西会馆”,民国时“名臣乡贤纪念图书馆”迁此,1938年建有“习水民众教育馆”.清末民初,先辈袁虚谷、何升阶等五里坎创建萃华书院,现为“赤水八中”,为官渡文化事业奠定了基础。境内多宋墓、习水河对河两岸岩刻、岩墓甚多,现有不少列入省级文物保护。 还有8个地名与官渡镇同名:重庆巫山县官渡镇四川达州万源市官渡镇广东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广东韶关市翁源县官渡镇湖南长沙浏阳市官渡镇湖北十堰市竹山县官渡镇重庆合川区官渡镇河南郑州中牟县官渡镇
官渡镇地区行政机构
官渡镇景点列表
赤水风景区
赤水风景区

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

黄皮洞战斗遗址
黄皮洞战斗遗址

黄皮洞战斗遗址 黄皮洞战斗遗址黄皮洞战斗遗址位于赤水市天台镇星光村境内。1935年1月25日,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沿公路向赤水方向疾进,经大金沙、葫市、小关子进驻旺隆场。当晚探悉川军只有一个团的兵...

千亩梯田风光
千亩梯田风光

千亩梯田风光 从龙泉左侧进入翠绿的竹海,沿着林荫小道缓行100多米路程,就登上了永盛山。举目俯瞰,千亩梯田展现在眼前。 一望无垠的梯田,由3000多块1300多亩梯田形成无比壮观的画面。从东到西、由...

永盛山龙泉寺古刹
永盛山龙泉寺古刹

永盛山龙泉寺古刹 龙泉寺古刹位于宝源场南约3公里的永盛山中麓。从宝源到联华4公里的公路缓缓上行便到达龙泉寺古刹。龙泉寺建于明朝末年,是最早来宝源凿业的周姓人修建的,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整座寺庙分...

赤水五柱蜂景区
赤水五柱蜂景区

五柱蜂景区素有“丹霞第一园”、“赤景一绝”等美誉,以“丹霞绝壁、天下奇观”的大白岩和“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五柱峰为主体景观,丹霞地貌、奇峰异石、绝壁岩穴、五柱峰、白龙瀑、丹霞城堡、茶花林等30多个...

官渡镇特产列表
白果贡米
白果贡米

遵义府志记载,宋元年间,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率部在今市南10公里白锦堡建立世袭统治,杨家从此成为播州的土皇帝,世代对白果大米情有独钟。后杨氏家族内讧,杨光荣、杨文贵叔侄献地归顺北宋,将白果大...

尚嵇豆腐皮
尚嵇豆腐皮

尚嵇豆腐皮是遵义县的名产。这是一种高度发酵的豆制品。豆腐皮成片状,黄褐色或黑褐色,油润滑腻,其质绵软有弹性,生食细嚼,越嚼越香,油炸时则迅速膨胀,变成香脆异常的乳黄色酥片,吃后令人回味无穷。加之豆腐...

鸭溪豆豉火锅
鸭溪豆豉火锅

鸭溪豆豉火锅的历史虽然不算太长,但已有30年了。且一开张便顾客盈门,火锅美味被越来越多食客认同,逐渐引起外界关注,过往客商游人,慕名前来品尝的,一年到头,络绎不绝。鸭溪豆豉火锅,是一种大众口味、农民...

鸭溪凉粉
鸭溪凉粉

鸭溪凉粉是 遵义地方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夏季休闲消暑风味小吃,是女孩子特别喜欢的小吃,因产自遵义县鸭溪镇而得名。它采用优质豌豆为原料,经过水泡、细磨、滤渣、煮制和冷却之后,切为薄薄的长条状。看上去色泽嫩...

南白黄糕粑
南白黄糕粑

黄糕粑为遵义特产,尤以南白镇所产最为出名。 黄糕粑的原料为上好的大米、糯米和黄豆。将米磨成粉,糯米蒸熟,黄豆磨浆,掺合拌匀,待浆干后搓揉成团,打成长条形块状,外包斑竹笋壳蒸制而成。 蒸熟后的粑表面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