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四川 广元 昭化区 昭化镇
昭化镇介绍
昭化镇
" 今昭化古城位于广元城西三十公里的嘉陵江与白龙江交汇处西岸.距今已有约二千三百年建城史.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蜀王尚封其弟为苴候,在今昭化土基坝建立苴国都邑.土基坝位于白龙江流入嘉陵江两江交汇处之东岸,旧城名“土费城”.后因两江水涨被淹没,遂弃旧城,将都邑迁至白龙江西岸1公里处别筑城池,从此称葭萌,即今之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三面皆山,两面临水,“北枕秦岭,西凭剑关,全蜀咽喉,川北锁钥.东来广元有桔柏渡以拒之,南下苍(溪)阆(中)有梅岭关以间之,西出剑阁有天雄关以镇之,北渡阴平有白水关以守之,古称‘四战之地’.虽为弹丸之城,而有金汤之固也.”为兵家所必争.秦统一巴蜀后,在此设置葭萌县,隶属界郡,后又称汉寿县、晋寿县、益昌县、京兆县,宋代改名昭化县,今为元坝区昭化镇.昭化古城的城墙,据清道光二十二年《昭化县志》记载:“旧系土城,明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全筑以石,围城三里七分,其墙四百三十八丈,高三丈,厚一丈二尺.上覆患房,四面有楼,东门曰‘瞻风’,南门曰‘临江’,西门曰‘临清’,北门曰‘拱极’.四周挖凿城壕积水于其中.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为了加强守城防务,于‘拱极’门外增筑一台,名曰‘金线系葫芦’.登临其上,俯视四面,了若指掌,今已废矣.”古城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邑令李宜相领银壹万柒千捌佰陆拾伍两维修古城墙,因缩小了城池面积被撤职.保宁府又饬新邑令吴庭相重修东西城墙,外墙砌石,内墙石脚砖身,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全部竣工.基本恢复了明天顺古城原貌.后因临江门一带,地势较低而近水,累遭嘉陵江洪水淹没,每逢泛期一片汪洋浩瀚如海,患及城内居民,便将临江门拆除,改筑为城垣并加固河堤,以防水患.现尚存在东、西、北三个城门.著名书法家沛丁、吴越剑分别为城门题写了“瞻风、临清、拱极”,并镌刻成碑嵌于城门上.城内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全由青石板铺成,宽约4.2米,整齐、古朴;民居房屋多为木结构,不少庭院雕刻有精致的装饰图案,充满民族风格和传统艺术气息,身入民房好像进入了古老的世界;耸立在庙宇、古官衙中的老柏绿荫如盖;城东门外约1公里处嘉陵江的古桔柏渡旁,即为“摆宴坝”,相传唐明皇避乱“幸蜀”,曾在这河滩上“野餐”。. 昭化韭黄 昭化镇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位于国道108线,地处嘉陵江、白龙江、清江三江汇合处,平均海拔51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土壤质地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是韭黄种植的最佳适宜之地。据相关史载,韭黄原产我国,分布在全国各地,《诗经》中即有“献羔……
昭化镇地区行政机构
昭化镇景点列表
剑刀坝君臣园
剑刀坝君臣园

【剑刀坝君臣园】 公元221年,刘备入驻葭萌,他利用这里人丁兴旺,土地肥沃,物产丰盛的有利条件,广泛招兵买马,屯集粮草,为建立蜀汉政权作着充分的准备。剑刀坝就是当时刘备操练士兵的地方,由于这里每天剑...

葭萌牌坊
葭萌牌坊

【葭萌牌坊】 葭萌坊,整个牌坊雕刻技术精湛,图饰古朴典雅。在春秋时期,今昭化嘉陵江流域一带生活着的居民,人们称他为苴人,其实苴人是巴人的一支,他们主要靠捕鱼打猎为生。至蜀王九世开明尚时,蜀国征服巴国...

昭化城隍庙
昭化城隍庙

【城隍庙】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源于古代的城墙和护城河,在人们心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

昭化,古称葭萌,是蜀道上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两千多前就是苴国都邑,自秦设郡县以来,一直是郡县治所,宋代改名昭化。今为广元市昭化镇,位于广元城之西南30公里的嘉陵江与白龙江汇合处。《三国演义》...

柏林沟
柏林沟

柏林沟古镇位于四川广元市所辖的元坝区,据道光年间《广元县志》记载:“先祖(刘备)留中郎将霍峻守葭萌,蜀定后,废葭萌迁东山下更名汉寿。葭萌县东汉时属益州广汉郡,今四川保宁府昭化县东南,即广元柏龙堡,柏...

昭化镇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