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广东 东莞市 南城街道 蛤地社区
蛤地社区介绍
蛤地社区
一、社区地理位置、人口构成、居民小组数 蛤地社区位于东莞市城区东南部,东莞大道旁,辖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下设10个居民小组,常住户籍人口数2658人(汉族,客家人),新莞人约8000人。社区内有市一级联办小学一所,幼儿园一家,医疗所3间,农村信用社一间。 二、社区的历史及名称来历 蛤地属丘陵地带,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比较差,为边远山区。最早为吴氏一族居住,后由于外来人的迁徙定居,故外姓不断增加,从而逐渐成村,由于赖氏一祖坟位于蛤地村的中心地段,形似-,人们将这一奇特的祖坟地称为“蛤地”(客家人俗称祖坟地为“地”)。蛤地的名称由此而来,沿用至今。 解放初期,蛤地从属于东莞县杨西乡,土改后改为榕龙乡管辖,由蛤地村、青竹笋、龙旺埔、大进步、连丁、大埔、前屋钱、草塘村等组成。1958年修筑水濂山水库,对库区范围内的连丁、大埔、龙旺埔的全体村民以及青竹笋的部分村民进行搬迁,搬迁后的连丁、大埔于1966年合并为现今的“立新村”;原龙旺埔村黄姓村民搬迁至现今的龙旺埔,而其他异姓的村民搬迁至现今的新农村,取名为“新农村”,还有部分村民搬迁至宝安的西乡(现今的深圳)。1966年,因厚街镇修筑坑口水库,草塘村的210多亩水田都被水库淹没,粮食生产没有保障,村民陆续搬迁到厚街的汀山村和赤岭村,也有部分村民搬迁到蛤地的大进步。1961年,蛤地村分为蛤一、蛤二、蛤三村。1969年,西平的小板岭村(客家)村民归入蛤地村,称为“新板岭”(俗称“板岭仔”,又叫“梁家仔”)。到目前,蛤地社区居委会由蛤一村、蛤二村、蛤三村、前屋钱、青竹笋、大进步、新板岭、立新、新农村、龙旺埔共10个管理小组组成。 三、社区经济建设状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我社区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1995年的只有外资企业2家发展到2009年初的外资企业10家、民营、个体工商户100多家。社区2008年集体收入1844万元,纯收入1389元;居民小组一级经济收入969万元;集体总资产26644万元,资产负债率为32%,08年被市评为村组两级净资产超2亿(排名全市第七十一),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社区致力于搞好居民的福利事业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从2007年9月开始,每位股民每月可获社区福利金100元。各居民小组每年每位股民约分红3500元,福利待遇有较大提高。社区每年为户籍居民(每人)负担农保、常住人口治安费、卫生费、教育经费分摊、征兵分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公益费用约600万。 四、精神文明建设 1、文化建设 社区不断加大文化设施投入:2000年村投资50万元建成5000平方的公园、6000平方的灯光球场各一个;2001年投资50万元建成休闲广场,成为村民和外来工的休闲场所;2004年投资200多万元新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有集读书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老人活动室、图书室(共藏书6000多册,含15%的少儿读物)、阅览室(报纸23种,期刊35种)、电视室、电脑室、综合活动室等,总面积850平方米。文化设施完善后,社区以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和小公园内的群众休闲健身点等为平台,广泛开展健身操、广场舞、曲艺、棋艺等多形式、多层面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力在居民中倡导健康生活的观念。并利用双休日或其他节假日,通过讲座、文体比赛、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当中来,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社区成员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氛围,发展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多次获得区文艺汇演二等奖、“七一”颂歌献给党合唱比赛二等奖等、东莞市颂歌献给党企业组金奖、南城区客家山歌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2、教育、体育事业 我社区致力于优先发展教育,1999年,投资400多万元扩建蛤地小学;2004年成功促成南城第一间联办小学(与水濂小学共同联合办学),重新规划学校布局,整合领导班子,优化教师队伍,使“阳光七小”逐步向规范、优质、均衡化发展,2005年被评为市一级小学。80年代始,村对考取中专以上高校的学生进行一次性奖学金奖励(村民小组也按村的标准进行奖励,即学生可获“双奖”);2002年村对奖学金作了调整:考上重点本科奖3000元,本科2000元,其他大学专科奖1000元,东莞中学500元。解放前到1978年有大学生3人,1979年至2009年有大专本科生149人,其中在校生42人。 社区狠抓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设立了体育活动场、相关活动设施,方便群众的健身活动,开展多种体育教学活动,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同时抓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使体育活动成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快乐的业余生活内容。蛤地是南城区两个“东莞市体育先进社区”之一。 3、城市化发展 近年来,社区搞建设,展新貌,加快城市化发展,高标准提升社区形象。一是加快道路建设。先后对大新路、新南路等主干道进行了铺沥青,同时对社区内所有巷道全部进行了硬化。二是加快旧村改造步伐。投资4200万元,建成农民公寓2期,建筑面积36984平方米;在建阳光公寓1期,投资1231万元,建筑面积11123平方米。三是加快实施环境美化工程。成立一支环卫队伍,落实环卫清扫保洁制度及上门收垃圾制度。全社区环卫工人按劳动定额定时、定量安排环卫工人作业量,按道路等级划分落实普扫、清扫保洁工作,统一在早上7时前完成普扫,社区中心区道路保洁时间每天16小时,村道路保洁时间为8小时,并定时清洗路面,保洁率达100%,全面改善了村容环境卫生状况;加速推进园林绿化工程,在社区内广泛开展垂直绿化,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花园式的景点为社区居民创建环境优美,风景别致的生活环境。 4、综治工作 社区还有力“严打”各种犯罪活动,辖区治安状况良好,无重大刑事案件、重大安全事故和群众-事件,社区管理规范,群众安居乐业,07年被省评为“六好和谐社区”。 五、获奖情况 通过上述做法,社区工作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并得到了省、市和区等领导的认可,先后获得了省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省卫生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文化建设先进社区、青年文明社区、市科普示范社区、市科普示范社区、市体育先进社区和市村(社区)团建示范点市等荣誉称号。 今后,社区会继续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事业,搞好社区经济创收,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温馨社区。 蛤地社区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22403943 传真号码:22402755 电子邮箱:hadi2005@163.com
蛤地社区地区行政机构
蛤地社区景点列表
玉兰大剧院
玉兰大剧院

东莞玉兰大剧院位于市中心广场中轴线西侧,北临鸿福路,与市行政办事中心、会议大厦、展览馆隔路相望,东临广阔的景观广场,与图书馆相呼应,南经人工音乐湖与青少年活动中心、科学技术博物馆相衔接,通过精心规划...

东莞莲湖公园
东莞莲湖公园

东莞桥头人钟爱莲,明清时期,桥头便有数千亩荷塘,尤其是面积达100多公顷的莲湖尽显“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景色。每逢盛夏,莲湖荷香阵阵,欢歌笑语,划船赏荷者络绎不绝,兴趣盎然。 莲湖地处...

长安莲花山
长安莲花山

长安镇莲花山风景区,连绵十余公里, 其主峰海拔 513 米,四峰列峙,如莲花半开。山区主体植被覆盖率达 90%,山上林木苍翠、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四季如春;山麓地带银湖如缎,草坡绸织,湖光山色,环境...

科学技术博物馆
科学技术博物馆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位于新城市中心区,市中心广场南端,与市政府行政办事中心、会议大厦、展览馆、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有机组合成一体,是东莞市新建的环境优雅、秀美灵气、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精品。 科技馆功能...

金鰲洲主题公园
金鰲洲主题公园

金鳌洲主题公园位于东江南支流和汾溪河交汇处,地属万江区金泰村,于2001年底建成,她是以金鳌洲神话故事为文化底蕴的主题公园。 金鳌洲主题公园从金泰桥头一直延伸至“金鳌洲古塔”,全长600米,占地面积...

蛤地社区特产列表
东丰龙眼
东丰龙眼

选育单位: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品种来源:储良龙眼/石硖和大乌圆龙眼混合花粉 特征特性:树势中等,树干开张。开花期3~4月,花序较长,成花坐果能力强。果实扁圆形,较大,均匀度...

观音绿荔枝
观音绿荔枝

品种来源:东莞市樟木头镇金河社区沙园村荔枝实生变异株 特征特性:迟熟,果实于7月上旬成熟,比糯米糍迟7~10天。树势较旺,树冠半圆球形。果实中等大,卵圆形,单果重21~25克,果肩较平,龟裂片微隆,...

东莞荔枝
东莞荔枝

广东省东莞市的地理位置是位于该省的中南部区域,海拔为30到80米之间,当地地貌症状是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2.7℃。是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

东莞米粉
东莞米粉

东莞米粉是广东省东莞市的特产。东莞米粉以道滘米粉最为出名。东莞米粉可汤可炒可蒸着吃,香滑、细腻、柔韧、不断,很有特色。 莞是渔米之乡,米粉是它的一大特产。在东莞人的主食中米粉占到一个极大的消耗量,有...

鲜虾荷叶饭
鲜虾荷叶饭

早年荷叶饭以东莞太平镇制作的最为著名,因这一代盛产荷叶和优制的丝苗白米。鲜虾荷叶饭清淡爽口,有荷叶的清香味,向来为广州各茶楼酒家著名的点心食谱之一。现在的荷叶饭,馅料越来越讲究,除鲜虾外,还有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