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地名网
导航: 首页 安徽 亳州市 利辛县 江集镇 王大村
王大村介绍
王大村
王大村简介 王大村位于江集镇西南方,距江集镇约1.5公里,是由原赵吴村、王大村合并而成。全村耕地面积4100亩,养殖水面350亩,农户1000余户,4300余口人,辖12个自然村,村劳动力2460人,党员64人,村干部7人,村内有小学、卫生室等,儿童入学率达98%,人均年收入4700元。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以上,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60%以上。 一、村两委情况 该村现有党员64名,其中贫困党员7名,60岁以上37名,大专文化的2名。村两委干部5名,其中村支委3名,村委会2名。平均年龄48.5岁,大专文化2人,高中文化3人,初中文化2人。村支部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村委会在村支部领导下开展自治工作,群众对村两委有较强的信赖。 二、发展现状 (1)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全村共有3个治理片,科技高产攻关田上千亩。生产投入大幅度下降,复种指数提高,亩均产出一年一个台阶。2010年,亩均产值达到2000元以上,生产总值上百万元,占全村生产总值27.7%。 (2)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我村初具规模的牛羊肉加工个体户有3家,铝合金门窗3家,砖窑厂4家,养牛场1家,其中砖窑厂年利润百万元以上。 (3)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积累了先进的理念和充裕资金。王大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5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无锡、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的省市,这批外出人员不仅为家乡提供了宝贵的经济发展资金,更带回了发达地区的新观念、新思想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他们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有的回乡经商或创办企业。务工人员带来的先进理念和充裕资金是王大新农村建设巨大的人力和资金保障。 三、加快经济发展,面临亟需解决的困难 村级主导产业规模不大,缺乏牵动性。目前农民收入最大渠道仍是外出务工,其收入占全村总产值40%以上,大量有文化、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外出,势必影响到本村科学种植和加工企业对知识型、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还有3个地名与王大村同名:安徽亳州市涡阳县花沟镇王大村安徽阜阳市阜南县田集镇王大村安徽淮南市凤台县古店乡王大村
王大村地区行政机构
王大村景点列表
王人老街
王人老街

皖北名镇王人集,位于利辛县西部。唐朝时开始筑城驻军,称为西城;明朝时称五樟县;清朝时因出了一位百岁的王姓老人而改称王老人集;解放后就渐渐简称为王人集了。古城一直保存到解放初,后来被破坏,现仍留下一条...

邵庙
邵庙

邵庙首先是一座庙,然后才是一个集市。集市坐落在利辛县西部边缘,现属王人镇管辖,距县城40公里,集西、南两面与颍泉区毗陵,京九铁路从集西一穿而过。邵庙就坐落在集的北面。邵庙集集市不大,却因为有了庙而远...

亳州伍奢冢遗址
亳州伍奢冢遗址

介绍 位于利辛县孙庙乡庙李村东北,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遗址呈谷堆形,占地30000平方米,因伍奢冢在此而得名。冢上文化堆积层为38米,冢下为18米(河堤剖面),冢南100米处有土城墙遗址,东西长...

亳州利辛县烈士陵园
亳州利辛县烈士陵园

介绍 原名路集烈士纪念碑,位于利辛县路集。这里埋葬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祝聚民等七位烈士的遗骨。 1984年县人民政府出资兴建,2003年12月县人民政府出资重修扩建并命名为利辛县烈士陵...

白鹭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白鹭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白鹭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白鹭洲水利风景区 白鹭洲拦河大坝 位于利辛县阚疃镇境内,距县城20公里,总占地面积1800亩,其中水面600余亩,是一个依托茨淮新河水利工程新建的,集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水利...

王大村特产列表
孙集米酵子
孙集米酵子

孙集米酵子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孙集镇的特色小吃。在利辛,一提起当地的特色小吃米酵子,人们会说孙集的好。孙集米酵子有近200年历史,它香甜稍酸,酒味浓厚,纯正柔绵,享誉一方。 据该镇纪小庙村纪腰庄老人...

展沟烧饼
展沟烧饼

展沟烧饼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展沟镇的特色小吃。利辛展沟烧饼外酥里嫩,香酥可口,味道鲜美,别有风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展沟烧饼是利辛县的一道名吃。展沟镇是“和圣”柳下惠的故里,因而展沟烧饼也称...

利辛烧巴子
利辛烧巴子

利辛烧巴子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的特色小吃。其中江集烧巴子比较有名。 利辛县于1964年建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建县始归属阜阳地区管辖,2000年5月划归亳州市管辖。利辛县位于淮河以北,当地属于面食为主...

利辛粉丝
利辛粉丝

利辛粉丝 长期以来,不断有营养专家告诫人们要少吃粉丝,因为粉丝中含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明矾。 明矾是传统的粉丝添加剂,主要为了使粉丝不粘连、不断条、不浑汤,但明矾含有铝离子。研究表明,人过量食用铝后,...

利辛药材
利辛药材

利辛药材 利辛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极适宜于药材生长。主栽品种主要有甘草、黄芪、柴胡、党参等。所产甘草粉质多,纤维少,甜味浓,品质上乘。具有增强肌体免疫、舒筋活络、利水通肿、补气壮阳、祛疮生肌的作用...